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材料阅读题
盖文止乎达而达外无文原六艺而等于万代旨其蔽之哉彼所指离不离者抑末耳。在昭明固云“老、庄、管、晏之书,以意为宗,不以文为本”者,无庸进退之也。若长公者,非其亚耶?藉令起昭明以进退其文,吾知难乎为政矣。则不佞是役也,盖不徒以先大夫之成命在。
(明•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序》)
【小题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4处)
【小题2】“六艺”是指《诗》《书》《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根据文意概括萧统《昭明文选》的选文标准。(不超过10个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02 04:00: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明)叶向高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余三过滁阳,皆未成游。甲辰之冬,仲山林先生太仆寺闻余道滁甚喜,治具饮余于丰乐。诘朝游醉翁,放于琅琊觞焉。于是生平之所心艳神往,以为不了之愿者,至是而始偿。顾其山童水涸,求所谓林壑之美,蔚然而深秀者,差不逮干。所闻亭之翼然者,寝以颓;酿泉之潺然者,寝以淹塞而不治也。心窃叹之。州守卢君方谋修葺而未竟。
其明年,余复至留都,仲山先生则以书告余曰: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吾视其途径甚殊,其若堂若阁若祠,无不饰者。其泉之翳郁者,浚而加香,且护以周垣,毋使滓秽矣。其梅之手植于文忠者,若增芳妍。其池之环亭者,疏泉注之,毋使虞涸。又周为石栏,可倚而临池且望梅也。其循池东折复南而为皆春亭,业已久圮,则砌而新之,旁之曰“山高水清”。又决池水环之,复注为半池,如玦如钩,疏而为涧,可以流觞矣。凡此皆守君之画也。公帑民间,不费一钱,凡此皆守君之捐也。夫吾与子之游,于今半载耳,而景象之异,至于如此。吾恨不得与子载酒其间,共赏今日之胜,愿吾子记之。
余惟知自元祐以前,琅琊之山川寂寥无闻,至文忠而始著。自文忠以后,琅琊之山川虽著,久而渐以废,至今日而始复。计其时世,皆当国家熙隆,久道化成之日。方宋之盛,滁介江淮,舟车商贾之所不至。而今日之滁则南北冠盖之所经,其民困于征发,而失其本业,萧条穷苦,无以为生。为长吏者亦日奔走逢迎,束带于腰,经营厨传之不暇,而暇及于山水之乐,又使其民从之游而乐乎?盖其时势之不同,有如此者,守君日夜孜孜拊循其疲民而与之休息,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而守君因得以其暇隙,搜访名贤之故迹而复其旧观,使滁之人伛偻提携而往游者,几若文忠之盛。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而文忠为守,虽日以苍颜白发颓然于两亭之间,不闻其时有如林先生者,以一代名流从容览眺,以增山水之胜,是尤守君之可自诧于文忠者也。
(原文有删改)
(注)①诘朝:同“诘旦”,即明早。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
(2)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余庆传

王世贞

余征君,讳.庆。王父希犹为南昌之定安人,生橘泉公禄,博学工诗,尤善岐黄业。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

征君甫七岁,而有大人志,诸公属以偶对,辄应若响。叹曰:“是儿,国器也。”以是橘泉公益重。弱冠..补弟子员。中州属文以气胜,而征君独传于理,其词藻足发之,屡试学使者辄冠其曹偶,而至大试,则数奇,凡四试皆北。又试为戊午,其文已中鹄矣,至署榜而有轧者,两罢之。征君不为阻,又再试为甲子..,司理①长矣,从征君试而独得魁选。征君既稍自愉快,已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顾汗血,立享千金,乃不如骥之子,而奈何逐逐盐车于太行之崎岖乎?”乃谢不赴有司试,而考筑河之湄,凿池、编篱、浇花、荣竹木,日召亲知文酒会,甚适也。征君既为诸生祭酒..,束贽请益者众。

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征君脱骖马赎之出,而医药之,得不死。他日,之别墅,遇有夫妇哭甚哀,问知其有巨室逋,且鬻妇以偿也,趋诣巨室,自为券以代而解。征君所行德甚众,然不以自名。其受人德,则缕缕热中不亟报不止也。事橘泉公无违色。既以考终,柴毁骨立。每念不能终养公,泪交下于颐。

少能诗,晚而渐入唐格。能文,能书,旁晓星历之技。盖都邑既欲以公应辟书不果,则以应岁荐,甫治装而病卒矣,年仅五十七。

赞曰:余所睹博士师弟之荐征君牍,抑何其详至委曲也。汝南故善“月旦评”②,今犹有古之遗也。夫以其文俳故不志,志大都云司理之治晋陵。余以是传之。  

 (选自《固始县志》,有删改)

(注) ①司理:官职名,文中用作人的称谓。②月旦评:指评价人物。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
B.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
C.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
D.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乃避忌,古时用在皇帝或尊长名前,表示尊敬。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文中的“讳庆”,应是余征君的名,即“余庆”。
B.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C.甲子:中国特有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国古代历法中,将十二天干和十地支按固定顺序相互配合,组成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此处则是纪年法。
D.祭酒:古礼,祭祀宴飨时,由最年长者举酒以祭于地,故祭酒为尊称,泛称年长者或位尊者,后来慢慢演变为官职名称。文中的“祭酒”指的是老师。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征君年少时就有才名,人们视之为“国器”,但他命运不好,常常落榜。后来应“岁荐”时,因生病去世而终于没能成行。
B.从文中人物间的关系看,希犹生橘泉公,橘泉公生余征君,因此文章第一段中的“王父”当解释为“祖父”的意思。
C.在某次科举考试中,余征君的儿子跟他一起参加考试并得了第一名,他却再次落榜,之后他就放弃了以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念头。
D.为了排遣科考不利带来的失落和无奈,余征君在河边寻找适宜的地方筑室居住,与亲朋好友饮酒作诗,日子闲适自得。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
(2) 征君所行德甚众,然不以自名。其受人德,则缕缕热中不亟报不止也 。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嵇先生鑘 明张大复
①庆符令嵇先生鑘,清强有守。
②初试如皋,以盐使者牒,掣监仪真。故事:掣者至,燕饮月余,箧肥乃去,则藉手报使者。先生往还才六日,徒手归报。御史面誉之,心衔之矣。
③遂改知安乡。人或尤之,先生曰:“吾少贫。吾母以缝纫衣我。挟策诣熟,线溪①新故也。后婚,当亲迎。念所著履故敝,假他鲜履著之。吾父见,让曰:‘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遽解去,蹑故履往。吾失欢上官以归,故履尚在也。”
④嗟夫!世固有为令抗御史者,自遂其性为务,至有上官所不能堪。名高耳!嵇先生不易其志,抗御史之所不言,人莫闻知。故足重也。后补庆符,年五十七,诡引年律②以老。
⑤陶会稽曰:“先生尝云‘令威威所事也。监司部刺史,持法诇③刺以威我,故威吾所威者。五达之市,三户之校,心评口誓,其为监司部刺史多乎哉!令谨事吾民,不胜事也,其曷敢不威?’予读其言凛凛矣!”
⑥再补庆符,行京口,舟几覆。有巨艘拯之。其人曰:“如皋令君耶?”以其徒拜樯下。曰:“德公无以报,天乃假此手于此!”
⑦斯非自威之取效也哉?
(注)①线溪:针脚。 ②年律:年岁。 ③诇:侦察、刺探。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故事:掣至者,燕饮月余()(2)线溪新故也()
(3)名高耳()(4)行京口()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盐使者牒子之道,移之官理
B.箧肥去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知尔丑
C.有巨艘拯,能以足音辨人
D.世固有令抗御史者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小题3】(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
(2)德公无以报,天乃假此手于此
【小题4】根据文意,“刺史之威”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自威”源于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小题5】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刻画嵇先生的形象,请择其一种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