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北山居记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②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之辨,官事鞅掌③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④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取材于宋濂同名散文)
【注释】①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③鞅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 彝:yí   常
B.官书丛脞,不暇爬梳 丛脞:cónɡcuǒ    细碎,杂乱
C.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 漱醪:shùláo 喝酒
D.将冯梦以见之耶 冯:fénɡ 凭借,依靠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百战不殆B.以求遂其尺寸之欲   天遂人愿
C.试以伯旼之意逆之  以意逆志D.名一艺者必收 一文不名
【小题3】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概括“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特点。(均不超过10字)
【小题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伯旼则不然”中“然”所指的内容:
(2)第三段“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中“是”所指的内容为
【小题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
(2) 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21 12:0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永思堂记

(明)宋濂

永之为言长也。所谓永思者,长思而不忘。长思而不忘者为谁?福清林荣字得仁也。得仁十岁丧父,洎长,以县诸生贡上太学。谦慎而齊饬①,声誉出荐绅间。会濂朝京师,乃来请曰:“荣也念父不见,或食焉,或羹焉,或寝且息焉,恒悬悬有思。思之不得,则升高远望,草木之敷腴,山川之郁纡,万物欣欣有自得意,辄泫然流涕曰‘光景日新,吾父独何之乎?’如此者久之,因以永思题诸堂楣,以志无穷之悲,先生愿为记之。”

濂曰:“不然也。子之父固亡,子幸有母夫人存,承候颜色,问衣燠寒而进退之,弄雏其侧以悦之,依依嫪恋②,如羊之跪乳,乌之反哺,其乐将无涯,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子何乃自苦,日惨然以悲?父固当思也,思或郁陶成疾。独不计贻母之忧乎?”得仁曰:“荣始二十又七,独与母居,如之何勿思吾父生我之劬劳?欲报之德,所谓‘昊天罔极’者也。一乘驭则思为其执鞭,一就寝则思为其扇枕,一有疾则思为其尝药,今皆不可得已,触目之间,无非可感,如之何勿思?”

濂曰:“不然也。人心若不知足,得陇望蜀。濂也父母皆殁久矣,其分当永思乎?虽曰偏侍③,不独于濂乎?为子谋者,当思尽孝以养母,致思贵富以显父,使人称之曰某氏之子,斯为永思也巳。”得仁曰:“非此之谓也。尽孝养母,荣岂不知之?奚俟先生之言?若曰致思于富贵富累于千金贵为三事大夫纵可以慰母心而吾父不知享焉终有不惬吾情者事不得其全故也。如之何勿思?”

濂曰:“子之言美矣善矣,而又有一说,愿为子陈之。夫为孝子者,不当为无益之思,而思不死其亲可也。其谓不死者何?子于事君之际,则必自思曰:此当馨厥忠,不可溺于邪佞,恐辱吾父也。涖官④之时,则必自思曰:此当廉且勤,不可习于贪怠,恐辱吾父也。鞫狱之,则必自思曰:此当钦且恤,不可务于苛刻,恐辱吾父也。交友之中,则必自思曰:此当主于信,不可待以浮伪,恐辱吾父也。出言之间,则必自思曰:此当合于正,不可流于涖遁⑤,恐辱吾父也。能思是,子之父虽死,其不死矣乎?触类而长之,如此可思者甚众,虽更仆⑥不能尽也。子能力行之,方可尽永思之道也。于子何如?”荣复泫然流涕曰:“斯言也,荣未前闻也。敢不夙夜衹奉。

濂既退,嘉得仁之能孝也,因次第问答之语,记诸堂壁云。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注)①齊饬:庄重恭敬。②嫪恋(lào1iàn);留恋不舍。③偏侍;谓双亲一方去世,一方尚在。④涖(lì)官:官员到任。⑤涖遁(bìdùn):邪说遁辞。⑥更仆:计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衣燠寒而进退之   进退:增减
B.不独于濂乎 愈:更加
C.鞫狱之   顷:时候
D.因次第问答之语 次第:依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长思而不忘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
B.①得陇望蜀   ②故从俗浮沉
C.①其谓不死者竟日默默在此
D.①荣未前闻也 ②句读不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通过记人记事、写景状物来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本文因事见义,通过林荣求堂记一事,阐述了行孝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B.林荣年幼丧父,独自与母亲相依为命,经常触景伤情,思念父亲而不能自己。长大后,为人谦虚谨慎、庄重恭敬,因此以生员的身份被荐举入太学。
C.宋濂认为林荣应该尽心奉养母亲,而不能一味地沉浸在对父亲的思念中,并以自己的境遇与之对比,提出了要奉养生者、尊显死者的观点。这在今天也具有教育意义。
D.文章以“思”字一以贯之,层层推进,最后阐明“永思之道",将行孝提升到忠君、勤政、宽容、信义等层面,体现了曲终奏雅、文以载道的特点。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若 曰 致 思 于 富 贵 富 累 于 千 金 贵 为 三 事 大 夫 纵 可 以 慰 母 心 而 吾 父 不 知 享
焉 终 有 不 惬 吾 情 者 事 不 得 其 全 故 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固当思也,思或郁陶成疾,独不计贻母之忧乎?
②子于事君之际,则必自思曰:此当罄厥忠,不可溺于邪佞,恐辱吾父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进,保定曲阳人。幼隶军籍,初从万户张柔屯杞之三叉口,时荆山之西九十里曰龙冈者,宋境也。岁庚戌春,张柔引兵筑堡冈上。会淮水泛涨,宋以舟师卒至,主帅察罕率军逆战,进以兵十五人载一舟,转斗十余里,夺一巨舰,遂以功升百户

戊午,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时为河南经略大使,选诸道兵之骁勇者从,遂命进为总把。是年秋九月,道由陈仓入兴元,度米仓关,其地荒塞不通,进伐木开道七百余里。冬十一月,至定远七十关,其关上下皆筑连堡,宋以五百人守之,巴渠江水环堡东流。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是夜二鼓,天泽遣进率勇士七十人,掩其不备,攻之,脱门枢而入者二十人。守门者觉,拔刀拒之,进被伤,不以为病。夜将旦,进遂得其堡,守之,关路始通,诸军尽度。进以功受上赏。

己未春二月,天泽兵至行在所,围合州钓鱼山寨。夏五月,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始大战三槽山西。帝立马东山,拥兵二万,夹江而阵,天泽乃号令于众曰:“听吾鼓,视吾旗,无少怠也。”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天泽以进对,赏锦衣、名马。八月,又战浮图关,前后凡五战,皆以功受上赏。

世祖即位,入为侍卫亲军。中统二年,宣授总把,赐银符。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众寡不敌,军溃,进被擒。从至掺八里,遁还。二十五年,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明年,改授左翼屯田万户。元贞元年春,卒。

(选自《元史·李进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B.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C.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D.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庚戌,干支之一,可用于纪年,在古代还有用年号纪年的,如文中的“中统”与“元贞”。
B.百户,金初设置,为世袭将军。元代相沿,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千户。
C.二鼓,即二更,我国古代有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的。《孔雀东南飞》中有“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的诗句。五更,即丑时,相当于现在的3点到5点。
D.行在所,又叫“行在”,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巡行所至之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进跟随张柔,初建军功。张柔引兵于察罕率领的水军在淮河交战,李进率兵辗转作战,夺取宋军大舰,因战功升为百户。
B.李进担任总把,有智有勇。李进被史天泽封为总把,跟从作战,趁夜袭击七十关,受伤也不在意,最终取胜。
C.李进作战勇猛,屡次受赏。皇帝亲临前线,李进因交战时表现突出,被赐锦衣、名马;在浮图关参与五场战斗,均受到上等奖赏。
D.李进被俘逃回,仍受信任。李进在洪水山与敌人作战,寡不敌众,兵败被擒,行至掺八里逃回,仍接连被授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
(2)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天泽以进对,赏锦衣、名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别的因在襁褓时,与其祖母康里氏在三皇后宫庭。戊申,父抄思卒,母张氏迎别的因以归。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甲寅,世祖以宗王镇黑水,命别的因袭抄思职,为副万户,镇守随、颍等处。丙辰冬十有二月,世祖复谕征镇军士悉听别的因号令。别的因身长七尺余,肩丰多力,善刀舞,尤精骑射,士卒咸畏服之。世祖即位,委任尤专。冬十一月,谒见世祖于行在所,世祖赐金符,以别的因为寿颍二州屯田府达鲁花赤。时二州地多荒芜,有虎食民妻,其夫来告,别的因默然良久,曰:“此易治耳。”乃立槛设机,缚羔羊槛中以诱虎。夜半,虎果至,机发,虎堕槛中,因取射之,虎遂死。自是虎害顿息。至元十三年,授明威将军、信阳府达鲁花赤,佩金符。时信阳亦多虎,别的因至未久,一日,以马裼置鞍上出猎,命左右燔山,虎出走,别的因以裼掷虎,虎搏裼,据地而吼,别的因旋马视虎射之,虎立死。十六年,进宣威将军、常德副达鲁花赤。会同知李明秀作乱,别的因请以单骑往招之,直抵贼垒,贼轻之,不设备。别的因谕以朝廷恩德,使为自新计,明秀素畏服,遂与俱来。别的因闻于朝,明秀伏诛,贼遂平。三十一年,进怀远大将军,迁池州路达鲁花赤。之官,道经颍上。有野豕时出害民禾稼,民莫能制。闻别的因至,迎拜境上,告以其故。别的因曰:“毋虑也。”遂至荆山,以狼牙箭射之,豕走数里。至大二年,卒,年81岁。

(《元史》)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
B.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
C.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
D.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古代也可用来比喻年纪幼小。
B.戊申,干支纪年法。十天干十二地支合为千支,在中国古代只用于纪年纪月。
C.金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铜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的因力大技精。他身高七尺多,肩膀宽阔,善于舞刀,尤其精于骑马射箭。
B.别的因深受世祖信任。世祖曾下令征镇军士全都听从他的号令,即位后更是赐给他金符。
C.别的因关爱百姓。寿颍二州有虎食人,他设置机关捕虎,有时甚至烧山诱虎,亲自射杀。
D.别的因忠贞无畏。李明秀作乱时,他自请劝降,深入贼垒,说服李明秀与其一道来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别的因谕以朝廷恩德,使为自新计,明秀素畏服,遂与俱来。
(2)之官,道经颍上。有野豕时出害民禾稼,民莫能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禧,东安州人。年十六,从大将军阿术鲁南攻徐州,复从元帅察罕攻寿春等州,皆有功。禧素峭直,为主将所忌,诬以他罪,欲置之法。时王鹗侍世祖于潜邸,禧密往依之,鹗请左丞阔阔荐禧与其子弘纲俱入见。岁己未,从世祖南伐。进攻鄂州,诸军穴城以入,宋树栅为夹城于内,入战者辄不利,乃命以厚赏募敢死士。禧与子弘纲俱应蔡,由城东南入战,将至城下,帝悯其父子俱入险地,遣阿里海牙谕禧父子,止一人进战。禧所执枪中弩矢而折,取弘纲枪以入,破城东南角。有逗留不进者十余人,立城下,弘纲复夺其枪入。转战良久,禧身中十八矢,一矢镞贯腹,闷绝复苏。世祖即位赐金符。至元元年,升唐邓等州卢氏保甲丁壮军总管。元帅阿术命禧率轻舟夜衔枚入其阵中插苇以识水之深浅及还阿术即命禧率四翼水军进战宋兵溃追至浅水夺战舰七十余艘攻樊城。行省集诸将问破襄阳之策,禧言:襄、樊夹汉江而城,敌人横铁锁、置木橛于水中,今断锁毁橛,以绝其援,则樊城必下。樊城下,则襄阳可图矣。”行省用其计,乃破樊城,而襄阳继降。时朝廷议征日本,禧请行,与右丞范文虎、左丞李庭同率舟师,泛海东征。至日本,禧即舍舟,筑垒平湖岛,各相去五十步止泊,以避风涛触击。飓风大作,文虎、庭战舰悉坏,禧所部独完。文虎等议还,禧曰:“士卒溺死者半,其脱死者,皆壮士也,曷若乘其无回顾心,因粮于敌以进战。”文虎等不从,曰:“还朝问罪,我辈当之,公不与也。”禧乃分船与之。时平湖岛屯兵四千,乏舟,禧曰:“我安忍弃之!”至京师,文虎等皆获罪,禧独免。

(选自《元史•张禧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帅阿术命禧率轻舟/夜衔枚入/其阵中插苇/以识水之深浅/及还/阿术即命禧率四翼水军进战/宋兵溃/追至浅水/夺战舰七十余艘/
B.元帅阿术命禧率轻舟/夜衔枚入其阵中/插苇以识水之深浅/及还/阿术即命禧率四翼水军进战/宋兵溃/追至浅水/夺战舰七十余艘/
C.元帅阿术命禧率轻舟/夜衔枚入其阵中/插苇以识水之深浅/及还/阿术即命禧率四翼水军/进战宋兵/溃追至浅水/夺战舰七十余艘/
D.元帅阿术命禧率轻舟/夜衔枚入/其阵中插苇/以识水之深浅/及还/阿术即命禧率四冀水军/进战宋兵/溃追至浅水/夺战舰七十余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未,已未年。古代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B.金符,文中指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一种信物。金符包括铜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等。
C.元年,可以指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贞观元年、康熙元年。
D.保甲,旧时户籍编制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甲设甲长,保设保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禧作战有功,因直遭忌。他年纪轻轻先后跟从大将军、元帅作战,都立下战功;他严厉刚直被主将忌恨,主将捏造罪名想把他治罪。
B.张禧父子上阵,不顾生死。他跟从皇帝南征,进攻鄂州时不利,他与儿子一起应征成为攻城勇士,他勇猛冲刺身上多处受伤,几乎死去。
C.张禧有勇有谋,积极献计。行省召集将领征询攻破襄阳的策略,张禧认为,应该截断汉江上的铁锁、木橛,阻断襄、樊之间的援助,可以取胜。
D.张禧奉命攻日,功败垂成。他和范文虎去讨伐日本,遭遇飓风他部属的战舰保存完好,范文虎等人的战舰被毁,范文虎害怕朝廷问罪,逼迫他撤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悯其父子俱入险地,遺阿里海牙谕禧父子,止一人进战。
(2)其脱死者,皆壮士也,曷若乘其无回顾心,因粮于敌以进战。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阔里吉思曰:“当署得风,天赞我也。”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阔里吉思身中三矢,断其发。凯还,诏赐黄金三斤、白金千五百斤。成宗即位,封高唐。西北不安,请于帝愿往平之,再三请,帝乃许。及行,且誓曰:“若不平定西北,吾马首不南。”大德元年夏,遇敌于伯牙思之地,众谓当俟大军毕至,与战未晚,阔里吉思曰:“大丈夫报国,而待人耶!”即整众鼓躁以进,大败之,擒其将卒百数以献。诏赐世祖所服貂袭、宝鞍,及缯锦七百、介胄、戈戟、弓矢等物。二年秋,诸王将帅共议防边,咸曰:“敌往岁不冬出,且可休兵于境。”阔里吉思曰:“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众不以为然,阔里吉思独严兵以待之。是冬,敌兵果大至,三战三克,阔里吉思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敌诱使降,惟正言不屈,又欲以女妻之,阔里吉思毅然曰:“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敌不敢逼。帝尝遣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敌境,见于人众中,阔里吉思一见辄问两宫安否,次问嗣子何如,言未毕,左右即引其去。明日,遣使者还,不复再见,竞不屈死焉。。九年,追封高唐忠献王,加赠太师、开府仪向三司、上柱国,追封赵王。

(选自《元史·阔里吉思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B.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C.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D.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术数”是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
B.“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公主出嫁称为“出降”,迎娶公主称为“尚”。
C.“王”是多义词,既指古代一国君圭的称号,也可指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文中指王爵。
D.“介”指古代战士戴的帽子,“胄”是用来防身的一种武器,即铠甲。介胄分别指头盔和铠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阔里吉思文武双全,学识广博。他生性勇猛,懂军事武功,学习儒家学说,曾经于自己的住宅之内建万卷堂,对于性理、阴阳等学问十分精通。
B.阔里吉思主动请缨,平叛有功。西北地区发生动乱后,他连续多次请求率兵前去平定,后在伯牙思挥军主动出击,大败敌人,擒获敌人一百多个。
C.阔里吉思富有主见,做事果决。他在征讨也不干、平定西北以及在与诸王和将帅商议防御边疆事务中,坚持自己的看法,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D.阔里吉思忠心耿耿,为国捐躯。敌人想方设法以利益诱使他投降,他始终不为所动;面对家臣,他心中牵挂皇帝皇后是否安康,最终不屈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
(2)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