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先妣事略
[明]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 ①加健:更加费劲。②姁(qú)姁:和蔼亲切。③缉:搓麻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B.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孺人:古代称大夫的妻子,明清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也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B.弘治: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明清也用年号代称皇帝。
C.《孝经》:讲述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的著作,指出孝是诸德之本,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
D.补学官弟子:补充空缺官职任教官生员。学官又称教官,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的母亲热爱劳动,终日劳苦。她世居吴家桥,娘家富有,在归家生了许多小孩后也不停地干活。
B.归有光的母亲待人慈善,教子从严。佣仆即使被责打了也不忍心责怪她,有光背书没有错漏她才高兴。
C.归有光与堂兄有嘉同学交好。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私塾过夜,我心里却舍不得家必定要赶回家。
D.《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都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表达自己的感情,娓娓道来,写得情真意切。
【小题4】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归有光《先妣事略》)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30 05:29: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真义堂记

归有光

昆山治之西,有地名真义。其水曰真义浦,其里曰真义村。太湖之水,遶①郡城娄门东出,经昆山入海。自昔湖瀼相连,茫然巨,疑古之所谓三江、五湖,或有在于此者。其后通漕筑塘,水迹非其故久矣。真义在今所谓致和塘上,今之塘,盖即古之江也。其浦则自巴城湖来,其村之东,而南入于塘。巴城以西,有包湖、傀儡荡、鳗鲡湖。诸湖相灌输,或束或,乍大乍小,而阳城湖最大。从西北望之,水与天际,真泽国也。

世传梁天监时,于此置信义县。而后人失传,遂以“信”为“真”。或谓天监所置即真义,以“真”为“信”,盖为宋昭陵讳也。前元时,其地为金粟道人所居,一时园池台榭之盛。四方名士,如张翥、柯九思、杨维祯、李孝光,皆馆于其家,号为玉山佳处。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予之外高祖太常卿夏公,尝求顾氏之处,买田筑室。然公自居城中,岁时一至而已。最后魏氏复盛于此,其田庐童仆,未知与往时顾仲瑛何如也?而余从舅恭简公,讲明河、洛之学,海内之士,往往来聚星溪之上。吾舅光禄典簿东溪先生,能将顺其兄之慈孝恺悌称乡里。故真义虽村落小聚,名闻四方。

嘉靖甲辰,舅氏分析诸子,而仲子浚甫筑新居于故宅之南,而名其堂曰真义。舅父母尝往来过诸子家,就其养。未几,二亲继谢。以倭奴侵掠内地,时湖上烟火不绝,独浚甫之堂无毁。于是尚僦居城中,欲俟寇平,将还其旧。而旦暮西顾,未能忘也,求予作堂记。

浚甫有二孙,皆已胜衣,能趋拜。可知其后之繁衍昌大,而吾外舅厚德之报未有涯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注)①遶,rào,同绕。②瀼,河名。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昔湖瀼相连,茫然巨  浸:淹没
B.诸湖相灌输,或束或    放:水流出
C.一时园池台榭之盛 极:成为最……
D.以倭奴侵掠内地 寻:搜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水迹非其故久矣    不如因而厚遇,使归赵
B.名闻四方  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
C.买田筑室 激于义而死者也
D.求予作堂记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真义浦地理位置,河湖交会,“水与天际,真泽国也”,交代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B.金粟道人建起了美丽的亭台楼阁,吸引四方名士来开馆讲学,使这里形成超尘脱俗的人文气质。
C.我外舅魏家买田筑室,家业兴旺,兄弟懂河、洛知识,守孝悌之德,舅舅东溪于是建了真义堂。
D.以水为源,以人为主,以真为性,以义为本,文化内涵深厚;行文娓娓道来,自然而真切动人。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碧梧翠竹蓬莱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浦则自巴城湖南来,并其村之东,而南入于塘。
②吾舅光禄典簿东溪先生,能将顺其兄之志,以慈孝恺悌称于乡里。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先 妣 事 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儒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 ①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明代用以封赠七品官之妻。②殇:未成年而死。③姁姁(xǔ):和蔼亲切。④缉:搓麻线。⑤问遗:亲友相馈赠。⑥洒然:很有秩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六来归  来归:出嫁,嫁过来B.室靡弃物    靡:无
C.每至夜分夜分:半夜D.遇僮奴有恩  遇:遇到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体现母亲勤劳品德的一组是(  )
①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②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③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 ④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⑤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⑥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
A.①②③B.②⑤⑥C.①②④D.③④⑥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
B.“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道出了自己当时年幼,对母亲事迹已经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模糊。
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对下人的宽厚。
D.“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2)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怀庆府推官刘君墓表
归有光
刘氏之先,自大梁来居华亭,曰亨叔。亨叔生仲礼,始徙上海。仲礼生庆;庆生四子。长曰铣,次曰钝。铣坐法,被京师。钝阴乞守者,代其兄,令出得一见家人而归死。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吾得赦归。”钝久系而其兄不至。京师士大夫皆知其冤,为馈食饮。久之,赦归。家人惊以为鬼物,母泣曰:“儿馁欲求食,吾自祭汝,勿怖吾也。”钝具言不死状。乃开门纳之。铣仓皇从窦中去,遂不知所之。
君自少举止不类凡儿。嘉靖四年,中应天府乡试。先是,其所亲有诬害君者,及君得举,则又曰:“吾固称德资聪明,今果然矣。”君益厚遇之。上海俗奢华,好自眩。君独闭门读书,虽兵阵、风角、占候之书,皆手自抄写。时从野老散发箕踞乐饮,不自表异。计偕还,渡江,登秣陵诸山,呼古人名,举酒与相酬,不醉不止也。嘉靖某年,选调怀庆,先太守已迁去,会中使衔命,降香王屋山。民苦供应,多逃亡。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君尝虑囚,一女子呼冤,君察其诬,系狱已二十年,遂出之。武陟富人,以女许巨室,因借其资,以致大富。而婿家后贫,遂结诸豪为证,欲离婚。君责令归其女,而疑富人家多女婢,即归,恐非真女。乃问有老妪,尝识其女面有黑子。已而果非真女。君怒,欲按籍其家,竟以其女成婚。君为人宽和,至持法,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也。
寻以病去官。至淮阴道卒。临卒于邑,曰:“吾始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宁知有今日耶?我死于此,无亲知故人为诀。男未成,女未嫁,负用世之志而不施,命也夫。”时嘉靖某年月日,年四十有九。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铣坐法,被京师   系:囚禁
B.铣仓皇从窦中去 逸:逃跑
C.上海俗奢华,好自眩   矜:夸耀
D.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也   夺:剥夺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让坐牢的兄长和家人见上一面,刘钝暗中请求看守让自己代替兄长,让兄长归家,谁知其兄竟一去不归。
B.上海的风俗奢侈浮华,但刘钝却不受影响,常常闭门读书,即使是兵阵、风角、占候之类的书籍他也亲自抄写。
C.武陟县某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后因对方家贫而想解除婚约,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
D.刘钝临终之时,叹息自己没有与亲朋好友诀别,儿女都还未成家,自己虽然有用世之志,却未能施行,真是命运使然啊。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吾得赦归。”
(2)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
(3)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4)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小题4】刘钝有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二. 文言文阅读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②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喑不能言 哑声
B.于是家人延画工画 延请
C.率人人得食    率领
D.手中纫缀不辍  停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二子肖母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慈父见背     还望见谅
C.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顾视无可置者
D.乃劳苦若不谋夕 世乃有无母之人
【小题3】将《陈情表》与《项脊轩志》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先妣事略》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