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A.“
三五
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日)
B.“妪,
先大母
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
先妣
”(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
而立
之年”(指三十岁)
D.吾妻
归宁
(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吾妻来
归
(旧指女子出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4-30 10:1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声慢》写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交织在一起之愁,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了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B.《离骚》是一首伟大的叙事诗。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绝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退隐,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
C.《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
D.《小狗包第》讲述了作者家中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同类题2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庄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散文擅长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D.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新”在用白话文写诗,比较适合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3
下列有关诗词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音韵相配合的乐调,二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
B.歌行体诗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的,富于变化,《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歌行体诗。
C.近体诗,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酌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同类题4
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同类题5
下列各项中,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A.《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贾谊,东汉初年的政论家、文学家。政论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
C.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文学家。《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D.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著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他的作品情节荒诞不经,但蕴含深意,对现代主义各派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归有光(1506-1571)
《项脊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