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孟頫(頫fǔ),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于右丞叶李上。御史中丞奏:“孟颜亡宋宗室,不宜侍左右。”钜夫日:“任人唯贤,乃陛下之盛德,此言将陷臣于不忠。”帝日:“然,彼何知!”命左右宣救逐之出。

二十七年,拜集贤直学士。是岁地震,北京尤甚。帝幸龙虎台,深忧之。召问集贤翰林两院官致灾之由。两院官畏桑哥,莫敢言。孟頫与平章阿刺浑撒里甚善,日: “今理算钱粮,民不聊生。地震之变,殆由于此。宜大赦天下,尽与蠲(juān) 除,庶几天变可弭。”阿刺浑撒里入奏,帝从之,草诏已俱。桑哥怒谓必非上意。孟頫曰:“凡钱根木征者,其人死亡已尽,何所从取?不及是时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千万归咎尚书省,丞相何以自解?”桑哥悟,乃日:“吾料不及此。”诏下,民大悦,成额手相庆。

中书参知政事贺胜以不通文字,请帝早简辅相。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诏孟頫出入宫门无禁,且谓孟頫曰:“朕年老,聪明有所不逮。大臣奏事,卿必与俱入。或欺罔,卿即为朕言之。”孟頫谢不对,后乃力请补

初,孟頫用程钜夫荐起家,后钜夫以翰林学士承皆致仕。孟頫代之,先往拜钜夫,而后入院,时人称为衣冠盛事。六年,谒告归。帝遗使赐衣币,趣之还朝,以疾,不果行。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小题1】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B.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C.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D.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小题2】对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中,侍御史、右承、御史中丞、平章、中书参知玫事,官职名:“魏园公”,封号:“集贤院”,官署名。
B.官员辞职归家,古代称“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C.谥或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地方绅士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称号以褒奖他。
D.补外,京官外调。即赵孟頫请求外调地方做官。与“陈观,国子助教,力请补外,改除武昌府”,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孟頫聪明敏捷,才华横溢。读过的书马上就能背诵出来,他写文章倚马可待。元世祖一见到他就非常喜欢。
B.赵孟頫心系百姓,敢于大胆进言,讲话艺术性强。他说服了桑哥,使免除灾后百姓钱粮负担的语书得以下达。
C.赵孟頫出身心宋宗室,行事谨慎。元朝皇帝非常信任他,甚至要他和上奏的大臣一起进来,他恭谨地答应了。
D.赵孟頫尊师有礼,不敢忘本。他被任为翰林学士后,井未得意忘形,而是先去自己的恩师程钜夫家拜访请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及是时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千万归咎尚书省,丞相何以自解?
(2)帝遣使赐衣币,趣之还朝,以疾,不果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29 10:15: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子良,字汉臣,涿州范阳人。末四方兵起,所在募兵自保。子良率千馀人入燕、蓟间,耕稼已绝,遂聚州人,阻水,治舟筏,取蒲鱼自给,从之者众,至不能容。子良部勒定兴、新城数万口,就食东平,东平守纳之。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因以宿帅之众夺全所劫老幼数万以还。全怒,连徐、邳之军来攻。子良与宿帅斫其营,全失其军符,走死扬州。时金受重围于汴,声援尽绝,有国用安者,图以涟水之众人援,道阻,游兵不能进。子良与一偏将昼伏夜行,得入汴,达用安意。金君臣以为自天降也,曲赐劳来,凡所欲,皆如用安请。因以徐、宿授子良。明年,子良进米五百石于汴,授荣禄大夫,总管陕西东路兵马,仍治宿州。当是时,令已不行于陕,而用安亦卒不得志。徐、宿之间,民无食者,出城拾鲁穟以食,子良严兵护之,以防钞掠。猝遇敌,子良被重伤,乃率其众就食泗州。泗守阅兵,将图之,子良与麾下十数人即军中生缚其守。民不欲北归者,欲走傍郡,子良资以舟楫,无敢掠其财物。岁戊戌,率泗州西城二十五县、军民十万八千馀口,因元帅阿术来归。太宗命为东路都总帅,授银青荣禄大夫,升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管领元附军民,进金紫光禄大夫。庚子,赐金符。自兵兴以来,子良转徙南北,依之以全活者,不可胜计。中统二年夏四月,世祖命为归德、泗州总管,降虎符,仍管领泗州军民总管。八年,卒,年七十八。赠昭勇大将军、佥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谥翼敏。

(选自《元史·列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B.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C.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D.久之/守弃东平还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寿州/夏全劫其民出鸡口/李敏据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归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曾灭北宋,后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B.金紫光禄大夫,古代文官官职名,初为加官,无职掌,隋唐以后为散官,在元代为从一品。
C.世祖,古代皇帝庙号,一般用于朝代的正式建立者,或统一天下的君主。
D.虎符,即兵符,是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持符者拿其中一半即可调兵遣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良招募有方,民心归附。金末时局动荡,各地招募军队自卫,他带领民众以水为屏障,建造船只,采蒲根、捕鱼维持生计,归附的人多得难以容纳。
B.子良善于用兵,取得胜利。夏全联合大军攻打宿州,子良与守将偷取夏全军符,敌人不战而败;后他又带领部下活捉了想加害他的泗州知州。
C.子良爱护百姓,宅心仁厚。他曾率众救回被夏全劫掠的老幼百姓数万人,也派兵保护出城寻找食物的百姓,对于想到别地去的百姓,他也以船只资助。
D.子良生前加官,死享哀荣。他先后担任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归德、泗州总管等职,被赐予金符、虎符;死后受追赠和追封,得到谥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猝遇敌,子良被重伤,乃率其众就食泗州。
(2)民不欲北归者,欲走傍郡,子良资以舟楫,无敢掠其财物。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谟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揭书于市,逻者以上。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所谟画     谟:谋划、谋议
B.当仍以赡学   赡:赡养
C.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 鞫:审问
D.桑哥气沮     沮:阻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   非蛇鳝之穴
B.家富于赀    虽才高于世
C.致远察其情  其皆出于此乎
D.众赖以安    臣具以表闻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B.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C.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D.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的学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员。
B.“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代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C.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他被推荐担任经略司知事;后来他担任寿昌府判官时,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
D.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怕桑哥,不敢前往湖广巡视,申屠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3)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

同类题3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进 ,保定曲阳人。幼隶军籍,初从万户张柔屯杞之三叉口,时荆山之西九十里曰龙冈者,宋境也。岁庚戌春,张柔引兵筑堡冈上。会淮水泛涨,宋以舟师卒至,主帅察罕率军逆战,进以兵十五人载一舟,转斗十余里,夺一巨舰,遂以功升百户。戊午,元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时为河南经略大使,选诸道兵之骁勇者从,遂命进为总把。是年秋九月,道由陈仓入兴元,度米仓关,其地荒塞不通,进伐木开道七百余里。冬十一月,至定远七十关,其关上下皆筑连堡,宋以五百人守之,巴渠江水环堡东流。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是夜二鼓,天泽遣进率勇士七十人,掩其不备,攻之,脱门枢而入者二十人。守门者觉,拔刀拒之,进被伤,不以为病。夜将旦,进遂得其堡,守之,关路始通,诸军尽度。进以功受上赏。己未春二月,天泽兵至行在所,围合州钓鱼山寨。夏五月,宋军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始大战三槽山西。帝立马东山,拥兵二万,夹江而阵,天泽乃号令于众曰:“听吾鼓,视吾旗,无少怠也。”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天泽以进对,赏锦衣、名马。八月,又战浮图关,前后凡五战,皆以功受上赏。世祖即位,入为侍卫亲军。中统二年,宣授总把,赐银符。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众寡不敌,军溃,进被擒。从至掺八里,遁还。二十五年,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明年,改授左翼屯田万户。元贞元年春,卒。
(选自《元史·李进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B.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C.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D.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庚戌,系干支纪年,在古代还有用年号纪年的,如文中的“中统”与“元贞”。
B.百户,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元代相沿,设百户为百夫长,隶属于千户。
C.二鼓,即二更天,我国古代有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的,二更相当于凌晨一点到三点。
D.行在所,又叫“行在”,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进跟随张柔,初建军功。张柔引兵与察罕率领的水军在淮河交战,李进率兵辗转作战,夺取宋军大舰,因战功升为百户。
B.李进担任总把,有智有勇。李进被史天泽封为总把,跟从作战,在七十关趁夜袭击宋营,受伤也不在意,最终取胜。
C.李进作战勇猛,屡次受赏。皇帝亲临前线,李进因交战时表现突出,被赐锦衣、名马;在浮图关作战,李进被赏赐五次。
D.李进被俘逃回,仍受信任。李进在洪水山与敌人作战,寡不敌众,兵败被擒,行至掺八里伺机逃回,仍接连被授官职。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
(2)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德辉,字耀卿,冀宁交城人。少力学,数举于乡。试掾御史台,会盗杀卜者,有司纵迹之,获僧匿一妇人,搒掠诬服,狱具,德辉疑其冤,其后果得盗。

丁未世祖在潜邸,召见,问曰:“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对曰:“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睹。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余皆武弁世爵,及论军国大事,又不使预闻,大抵以儒进者三十之一,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世祖然之。又曰:“祖宗法度具在,而未尽设施者甚多,将如之何?”德辉指银盘,喻曰:“创业之主,如制此器,精选白金良匠,规而成之,畀付后人,传之无穷。当求谨厚者司掌,乃永为宝用。否则不惟缺坏,亦恐有窃而去之者矣。”世祖良久曰:“此正吾心所不忘也。”又问:“农家作劳,何衣食之不赡?”德辉对曰:“农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从出者也。男耕女织,终岁勤苦,择其精者输之官,余粗恶者将以仰事俯育。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

岁戊申春,释奠,世祖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如?”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世祖曰:“今而后,此礼勿废。”

世祖即位,起德辉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下车,击豪强,黜赃吏,均赋役。耄耋不远数百里来见,曰:“六十年不复见此太平官府矣。”戴之若神明。兵后孱民多依庇豪右,有以身佣藉衣食,岁久掩为家奴,悉遣还之为民。至元二年,考绩为十路最。德辉天资刚直,博学有经济器,望之知为端人,然性不喜嬉笑,卒年八十。

(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 )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B.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C.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D.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未:和下文中的“戊申”一样,都是由天干地支组合成的六十组计时序号中的一组。“丁”与“戊”是天干,“未”与“申”是地支。
B.世祖:皇帝的庙号。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他们虽然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却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历史时期。
C.豪右:原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东汉建立时,豪右势力助刘秀建立并稳固了政权,发展成为东汉时的豪强地主,并成为此后门阀士族的雏形。
D.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一般是五六十岁的年纪。六十岁又可称作“花甲之年”,七十岁则为古稀,百岁为期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德辉巧用比喻,委婉劝谏。认为开创国家大业像制作银盘,要精选白金良匠按规制作,还要寻求谨慎厚道的人来掌管,世祖认为他说得对。
B.张德辉善于应对,尊儒重道。他直接为儒臣开脱,指出正因不重用儒臣,金朝才灭亡;在祭祀孔子时,让世祖知道尊儒重道的意义。
C.张德辉一心为民,百姓爱戴。他任河东南北路宣抚使时,刚一到任,便打击豪强,罢免贪官污吏,平均赋役负担,百姓把德辉奉若神明。
D.张德辉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德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元二年时,朝廷考核地方官吏政绩,德辉是十路宣抚司中最优异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辉对曰:“农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从出者也。”
(2)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枢字子明。父天安,全甫,秉直仲子也。岁癸酉,从秉直降。太师木华黎以其兄天倪为万户,而质天安军中。己卯,从地关右,生擒鄜州骁将张资禄号张铁枪者。乙酉,武仙杀天倪于真定,天安率众来会天泽,并力攻仙,败走之。以功授行北京元帅府事,抚治真定。庚寅,宋聚兵邢之西山,声言为仙援,遣其徒赵和行间城中,诬倅副李甲、刘清尝输款为内应。守将械两人送府,大帅趣命戮之,天安揣知其诈,请自鞫之,果得其情,遂斩和以徇。壬辰,从伐金乙卯卒。

枢年二十余,以勋臣子知中山府,有治绩。甲寅,初籍新军,天泽以长兄二子各有官位,而仲兄之子未仕,乃奏枢为征行万户,配以新军,戍唐、邓。乙卯,败宋舟师于汉水之鸳鸯滩,赐金虎符。戊午,宪宗伐宋,入自蜀,从天泽诣行在,朝帝于大散关。帝劳之曰:“卿久镇东方,兹复远来,勤亦至矣。”枢对以壮言,遂命为前锋。宋立剑州,侨治于苦竹崖,前阻绝涧,深数百尺,恃险而不备,帝使枢侦之。枢率健卒数十,缒而下,得其所以致师处以闻,帝趣枢急取之,宋人惧,乃降。翼日,大宴,帝顾皇后,命饮枢酒,且谕新附渠帅曰:”我国家自开创以来,未有皇后赐臣下酒者,特以枢父子世笃忠贞,故宠以殊礼。有能尽瘁事国者,礼亦如之。“

己未,从天泽击败宋将吕文德于嘉陵江。世祖即位,改赐金虎符。中统二年,从天泽驾北征。三年,李璮叛据济南,复从天泽往讨之。枢一军独当其险,夹涧而城,又命作苇炬数百置城上。逮三鼓,贼果至,飞炬掷之,弓弩齐发,贼众大溃,璮就擒。至元六年,高丽人金通精据珍岛以叛,讨之,岁余不下。七年,进枢昭勇大将军、凤州经略使。枢至,与战,大破之,其地悉平。十二年,复以万户从丞相伯颜伐宋,宋平,署安吉州安抚使。十四年,移疾还。二十四年,卒。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己卯,从地关右  攻取,夺取
B. 诬倅副李甲、刘清尝输款为内应 投诚,表示投降
C. 侨治于苦竹崖 借助他处为治所
D. 从天泽驾北征    带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在古代,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而女子没有取字的权利。
B. 中统、至元,都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按照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
C. 三鼓,即三更、夜半,相当于现在的23点一一(次日)1点。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总称五更、五鼓,或五夜。
D. 移疾,意同“移病”,指官员上书称自己有病,请求辞官,多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婉辞。类似说法还有乞骸骨、乞身、乞休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天安有勇有智,先后跟随部队生擒骁将张资禄、讨伐金军,曾率众会合天泽合力敗走金将武仙,也曾识破宋朝的反间计。
B. 史枢二十岁时就因功任中山府知府,又因政绩卓著受到皇帝的重用,被任命为征行万户,驻守在唐州、邓州,后因功被赐金虎符。
C. 史枢跟随天泽到行在所拜见宪宗时,得到了宪宗的慰劳。在盛大宴会上,宪宗特意命令皇后向史枢赐酒,给予了他特殊的恩宠。
D. 史枢军事才能出众。先后多次击败宋师,曾以万户的身份跟随伯颜伐宋; 曾随天泽讨伐叛变的李璮,还独自率兵大破叛变的高丽人金通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守将械两人送府,大帅命戮之,天安揣知其诈,请自鞠之,果得其情,遂斩和以徇。
(2) 枢率健卒数十,縋而下,得其所以致师处以闻,帝趣枢急取之,宋人惧,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