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9年12月25日,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和谐号”专列最高时速达394千米,使原有行程时间从11小时缩短至3小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武广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矿产
C.农业增长
D.科技水平
【小题2】建设武广高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
B.促进城市间经济联系
C.完善中部地区铁路网络布局
D.降低出行成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4-20 05:0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8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国将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俄罗斯等国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下图为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因素中,对开辟“冰上丝绸之路”影响最小的是( )
A.全球变暖
B.航运安全
C.运输成本
D.市场分布
【小题2】《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表之时,原有航道中的( )
A.台湾海峡海水由南流向北,风急浪高
B.马六甲海峡正值旱季,海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C.索马里洋流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洋流
D.直布罗陀海峡气候温和湿润,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
同类题2
(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个小题。(20分)
图A为欧洲某国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的气候直方图。
(1)与杭州相比,指出乙地昼夜长短变化特点(3分)
(2)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3分)
(3)仅从纬度和地形角度,说明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及原因。(3分)
(4)与乙地相比,描述甲地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4分)
(5)简述甲处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6)分析该国内河航运发达的区位优势。(3分)
同类题3
人类工程建设一般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在青藏铁路路基建设中,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通风管路基主要由路基主体、道渣和通风管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冷空气密度较大,在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带出,并不断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同时也可以自动关闭入口阻隔热空气进入。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 0℃时关闭,低于 0℃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的时期)约 5~6 个月。下图为通风管路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通风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路基的影响,其主要工作是
A.防止热量散失
B.防止路基积水
C.防止路基冻融
D.保护生物通道
【小题2】通风管通风的工作的主要季节是
A.春节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3】通风管挡板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D.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同类题4
旅客周转量是旅客人数与平均运送距离的乘积(单位:人·km)。下图示意我国1994—2014年各交通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占比。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B、C、D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
A.普通铁路、公路、民航、水路
B.公路、普通铁路、水路、民航
C.普通铁路、公路、水路、民航
D.公路、普通铁路、民航、水路
【小题2】高铁大范围开通后,对200~300 km短途客运影响最大的是( )
A.普通铁路
B.一般公路
C.高速公路
D.民航
同类题5
公路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
B.增强区域间文化交流
C.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剧
D.利于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