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2 09:4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承晖,字维明。好学,淹贯经史。章宗即位,迁近侍局使。孝懿皇后妹夫吾也蓝,世宗时以罪斥去,乙夜,诏开宫城门召之。承晖不奉诏,明日奏曰:“吾也蓝得罪先帝,不可召。”章宗曰:“善。”惠民司都监余里痕都迁织染署直长,承晖驳奏曰:“痕都以荫得官,别无才能,前为大阳渡稽察,才八月擢惠民司都监,已为太优。依格两除之后,当再入监差,今乃超授随朝八品职任。况痕都乃平章镒之甥,不能不涉物议。”上从承晖议。改知大兴府事,豪民与人争种稻水利,不直,厚赂元妃兄左宣徽使李仁惠。仁惠使人属承晖右之,承晖即杖豪民而遣之,谓其人曰:“可以此报宣徽也。”山东盗贼起,承晖言:“捕盗不即获,比奏报或迁官去官,请权行的决。”及罢兵,盗贼渠魁稍就招降,犹往往潜匿泰山岩穴间。按察司请发数万人刊除林木,则盗贼无所隐矣。承晖奏曰:“泰山五岳之宗,故曰岱宗。王者受命,封禅告代,国家虽不行此事,而山亦不可赭也。天下之山亦多矣,岂可尽赭哉!”议遂寝。中都被围,承晖出议和事,与皇太子留守中都。从容若平日,尽出财物,召家人,随年劳多寡而分之,皆与从良书。举家号泣,承晖神色泰然,方与安石举白引满,谓之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复还问之,则已仰药薨矣。是日暮,中都不守。
(节选自《金史·完颜承晖传》)
注①余里痕都:人名。②的决:终审判决。③安石:指师安石,当时任尚书省令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B.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C.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D.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
B.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C.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衡山。
D.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颜承晖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当皇上连夜召见孝懿皇后的妹夫吾也蓝时,他认为吾也蓝是先帝的罪臣,因此没有遵照皇上的旨意让吾也蓝进宫。
B.完颜承晖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他在大兴府任职时,不理会权贵的请托,对无理争夺他人种植水源的豪强施以杖刑,还说你可将结果告知李仁惠。
C.完颜承晖临危不惧,从容镇静。中都形势危急,为了避免殃及无辜,他遣散家中奴仆,将家财全部分给他们,并留下书信希望他们一心向善。
D.完颜承晖忠于职守,以身殉国。他不顾个人安危,奉命留守中都,就在城池将要被攻破时,他无力回天,服毒自尽,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依格两除之后,当再入监差,今乃超授随朝八品职任。
(2)及罢兵,盗贼渠魁稍就招降,犹往往潜匿泰山岩穴间。

同类题4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京自幼卓异,隽迈不群。稍长入学,举目成诵。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目示之。京笑不视,力辞。出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吴充以论温成皇后追册事,出知高邮,京疏充言是,不当黜。刘沆请言并斥京,仁宗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记注,旋复之。

试知制诰。避妇父富弼当国嫌,拜龙图阁待制、知扬州。改江宁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纠察在京刑狱。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数月不诣丞相府,韩琦语弼,以京为傲。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神宗立,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千百言,安石指为邪说,请黜之。帝以为可用,擢枢密副使。会选人(注)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亳州。未几,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蕃部何丹方寇鸡粽关,闻京兵至,请降。议者遂欲荡其巢窟,京请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夷人喜,争出犬豕割血受盟,愿世世为汉藩。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书,有曰“勿令齐年知”,齐年谓京也,与安石同年生。帝以安石为欺,复召京知枢密院。

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又改镇彰德。于是范祖禹言:“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且昭陵学士,独京一人存,若付以枢密,必允公论。”时京已老,乃以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薨,年七十四。其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之,苟与县牍合而处断丽于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付狱。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云。

(节选自《宋史·冯京传》)

(注)选人: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B.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C.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D.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是指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
B.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谥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文中出现的如:仁宗、神宗、哲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京上疏认为吴充议论温成皇后追封一事时说得是对的,不该被贬黜。刘沆斥责冯京,冯京因此被罢黜了。
B.皇帝本来打算让冯京掌管起草诰命。但是冯京的岳父富弼当时执掌朝政,为了避嫌,任命冯京为龙图阁待制、扬州知府。
C.冯京用怀柔政策处理了茂州少数民族叛乱事件,夷人很开心,争相拿出猪狗割血结盟,愿意世世代代为汉藩。
D.冯京两次执政,当初与王安石不和,后又被吕惠卿倾轧,他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操守,为神宗称道推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
(2)会选人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亳州。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中吕)满庭芳 
京口感怀
汤舜民
残花剩柳,摧垣废屋,新冢荒丘。海门天堑还依旧,滚滚东流。
铁瓮城横刺着虎口,金山寺高镇着鳌头。斜阳候,吟登舵楼,灯火望扬州。
(注)①元末明初戏曲家,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②京口以下江面开阔,古人称海,其地称海门。③铁瓮城,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的前峰。
【小题1】以下对本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三句由花柳到屋舍再到坟墓,以白描手法展现出一派满目疮痍、颓败凄凉的景象,语言清丽凝练,生动形象。
B.“海门”一句将前三句作一收缩,语势为之顿挫,“天堑还依旧”以大自然之永恒反衬世事无常,寄寓作者的无限感慨。
C.“铁瓮城”一联对仗工整,是对“天堑”的进一步描述,意境雄浑,音节响亮。“横刺”状其开阔,“高镇”显其雄峙。
D.最后三句以江上晚景作结,时光无情而夕阳有意,仍在痴心等候。作者登船眺望对岸一片灯火中的扬州城,吟咏感怀。
E. 本曲末尾“扬州灯火”与篇首“摧垣废屋”“新冢荒丘”,前后情境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复杂而微妙的心境,耐人寻味。
【小题2】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及抒情手法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