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后面试题

普天乐

滕宾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花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滕宾,元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八天台为道士。
【小题1】曲中“蜗角名”和“蝇头利”指什么?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2】“输与渊明陶陶醉”一句,“输”字用得妙,你认为妙处何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02:48: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①当年箫鼓:汉武帝曾率百官至水边巡祭,箫鼓喧天,热闹异常。②平楚:远树(远望树梢齐平)。楚丛木。③些:语气词。何嗟及:悲叹无济于事。

【小题1】下列每组诗句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最不一致的一项是
A.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B.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C.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D.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小题2】某班学生将《孔雀东南飞》改编为话剧,在“自挂东南枝”一幕中,为焦仲卿设计的人物独白就是这首词,你认为这样设计是否恰当?请说说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不复有矣    初:人的最初的淳朴的状态
B.然童心胡然而失也 遽:就
C.则文辞不能    达:畅达
D.非笃实生辉光也  笃实:诚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知不美名之可丑也 况仆不得已乎
B.亦以护此童心使之勿失焉耳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童心既障 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后世者 而君幸赵王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保持童心重要性的一组是
①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②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③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 ④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⑤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⑥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①④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童心,然后作者分别用一个判断句和两个假设句来阐明童心的含义。
B.作者用“方其始也”“其长也”和“其久也”三组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把理学对童心的侵害揭露出来。
C.作者认为“护此童心”就是要解放个性,保留个性;“障其童心”则是摧残个性,扼杀个性。
D.作者连用十七个“假”字,突出了对复古、模拟的假文学的鄙视和厌恶,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①
【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王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②。   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③满关中。更戏马台④荒,画眉人⑤远,燕子楼⑥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注释】①彭城怀古:本词为作者于后元至二年左迁闽海福建道肃政廉访司知事,途经徐州时所作。彭城,徐州古称。②云龙:即云龙山,又名石佛山。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③禾黍:《诗经·王风·黍离》序说,西周亡后,周大夫过宗庙宫室,尽为黍离,彷徨不忍去,乃作此诗。后“黍离”“禾黍”被用为感慨亡国,触景伤情之词。④戏马台:在徐州城南部。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⑤画眉人: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擅长为妇画眉。⑥燕子楼:旧址在徐州城北。原为唐朝贞元年间,武宁节度使张愔为其爱妾、著名女诗人关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楼。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词开篇一问,点出了徐州的地理形势和历史沉淀,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想”字领起“铁甲重瞳”六句,前三句极状项羽雄姿英发、兵势强盛、军威浩荡之壮,后三曲写其兵败身亡之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悲壮之感跃然纸上。
C.“空有”二句,紧扣“楚歌”数句词意而生发,言下之意是,徐州尽管有黄河环卫,青山屏障,但若不会凭借,仍难逃覆亡的命运,揭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
D.“汉家”以下五句,通过汉家皇陵荒芜的景象,以及项羽检阅兵马、张敞为妻画眉和张愔与关盼盼的爱情故事等典故和当前衰景,暗示历史风流都已为陈迹。
E. “人生百年如寄”基于对英雄的缅怀和对往事的追忆,抒发了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的感慨,“且开怀,一饮尽千钟”表达了词人积极向上豪迈旷达的情怀。
【小题2】请简要赏析词的结尾句“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