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肖胄,字似夫,相州安阳人。曾祖、祖父两代任宰相,父韩治、以萌补承务郎,历开封府司录。与府尹同对殿中,徽宗问其家世,赐同上舍出身,除卫尉少卿,赐三品服。
寻假给事中、充贺辽国生辰使。既还,时治守相州,请祠。肖胄因乞补外侍疾,诏除直秘阁、知相州,代其父任。陛辞,帝曰:“先帝诏韩氏世官于相。卿父子相代,荣事也。”在相四年,王师传燕,肖胄策幽蓟且有变,宜阴为守备。已而金骑入境,野无所掠而去。
绍兴二年,诏百官各言省费裕国、强兵息民之策,肖胄之言,时多所采纳。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以胡松年副之,肖胄慨然受命。时金酋粘罕专执政,方恃兵强,持和战离合之策,行人皆危之。
肖胄至金国,金人知其家世,甚重之,往返才半年。自帝即位,使者凡六七年未尝报聘,至是始遣人偕来。肖胄先北使入对,与朱胜非议不合,力求去,以旧职知温州,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五年,诏问前宰执战守方略,肖胄言:“江之南岸,旷土甚多,沿江大将各分地而屯,军士旧为农者十之五六,择其非甚精锐者,使之力耕,农隙则试所习之技艺,秋成则均以所种之禾麦,或募江北流徒及江南无业愿迁之人分给之,创为营屯。止则固守,出则攻讨。”起知常州,召赴行在,提举万寿观,寻除签书枢密院事。
和议已定,复命肖胄为报谢使。接伴者逆于境,谓当称谢恩使。肖胄论难三四反,遂语塞。既至,金遣人就馆议事,肖胄随问随答,众皆耸听。其还,给毡车及顿递宴设,自肖胄始。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寻奉祠,与其弟膺胄寓居于越几十年。事母以孝闻,弟不至不食,所得恩泽,皆先给宗族。卒,年七十六,谥元穆。
(选自《宋史·韩肖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B.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C.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D.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入仕的权利。文中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B.诏:皇帝的命令或文书。古人有时称皇帝的命令或文书为敕、诰、疏。
C.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也指皇帝巡行所到之处。也称作“行在所”。
D.奉祠:指五品以上官员不能任职,或因年老退休后,担任无职事、只领俸禄的闲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肖胄家世显赫,受到器重。他的曾祖父、祖父两代担任宰相,徽宗知道他的家世后,授予官职;金人知道他的家世后,也非常看重他。
B.韩肖胄孝顺父母,尽心侍奉。他曾为了便于侍奉生病的父亲请求补授地方官,与弟弟寓居在南越几十年,侍奉母亲十分孝顺。
C.韩肖胄不惧危险,出使金国。他担任通问使时,局势艰险,他慷慨受命,出使金国,返回时,金国送给他毡车并且设宴款待。
D.韩肖胄积极建言,加强守备。他提出让以前务农的部分军士耕作,或者招募江北流民及江南无业愿意迁徙的人授给田地,创立屯田制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相四年,王师传燕,肖胄策幽蓟且有变,宜阴为守备。
(2)接伴者逆于境,谓当称谢恩使,肖胄论难三四反,遂语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27 10:0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穀,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姓唐,避晋祖讳改焉。十余岁,能属文,起家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
穀性急率,尝与兖帅安审信集会,杯酒相失,为审信所奏。时方姑息武臣,穀坐责授太常少卿。尝上言:“顷莅西台,每见台司详断刑狱,少有即时决者。至于闾阎夫妇小有争讼淹滞积时坊市死亡丧葬必俟台司判状吏因缘为奸而邀求不已经旬不获埋瘗望申条约以革其弊。”从之。俄拜中书舍人。尝请教习乐工,及禁民伐桑枣为薪,并从其请。
契丹北归,胁穀令从行。穀逃匿僧舍中,衣布褐,阳为行者状。军士意其诈,持刃陵胁者日数四。穀颇工历数,谓同辈曰:“西南五星连珠,汉地当有王者出。契丹主必不得归国。”及耶律德光死,有彗光芒指北,穀曰:“自此契丹自相鱼肉,永不乱华矣。”遂归汉,为给事中。
世宗尝谓宰相曰:“朕观历代君臣治平之道,诚为不易。又念唐、晋失德之后,乱臣黠将,僣窃者多。今中原甫定,吴、蜀、幽、并尚未平附,声教未能远被,宜令近臣各为论策,宣导经济之略。”乃命承旨徐台符以下二十余人,各撰论策以进。其策率以修文德、来远人为意,惟穀与窦仪、杨昭俭、王朴以封疆密迩江、淮,当用师取之。世宗自克高平,常训兵讲武,思混一天下。及览其策,忻然听纳,由是平南之意益坚矣。
初,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榖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太祖甚薄之。尝自曰:“吾头骨法相非常,当戴貂蝉冠尔。”盖有意大用也,人多笑之。
(选自《宋史》,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间阎夫妇小有争讼/淹滞积时坊市/死亡丧葬/必俟台司判状/吏因缘为奸/而邀求不已/经旬不获埋瘗/望申条约以革其弊/
B.至于圆间夫妇小有争讼/淹滞积时/坊市死亡丧葬/必俟台司判状/吏因缘为奸/而邀求不已/经旬不获埋瘗/望申条约以革其弊/
C.至于间阎夫妇小有争讼/淹滞积时坊市/死亡丧葬必俟/台司判状/吏因缘为奸/而邀求不已/经旬不获埋瘗/望申条约以革其弊/
D.至于间阎夫妇小有争讼/淹滞积时/坊市死亡丧葬必俟/台司判状/吏因缘为奸/而邀求不已经旬/不获埋瘗/望申条约以革其弊/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一般指由原来的平民身份初次担任官职。
B.布褐,褐色的粗布衣服,为贫贱庶人的服饰,礼制规定,布褐衣长不得过膝。
C.论策,又称策论,宋代科举考试项目之一。文中指陶穀等在科举考试中写文章。
D.受禅,原指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后来王朝更替,也常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毂性情急躁。他曾在聚会中酒后失言,被安审信奏报皇帝。恰逢当时朝廷宽待武臣,陶穀因而仅被降级授官太常少卿。
B.陶穀长于进谏。他曾请求训练乐工,禁止百姓砍伐桑树、枣树做柴火,兴兵攻占江淮地区,皇上同意并施行了他的请奏。
C.陶毂精通天道,他根据西南五星连成一串的天象判断契丹国君不能归国,根据彗星光芒直指北面认为契丹将会自相残杀。
D.陶毂被人轻视。他很早就准备好太祖受禅的文章,太祖因此看不起他;他曾说自己应当被委以重任,遭到了时人的耻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顷莅西台,每见台司详断刑狱,少有即时决者。
(2)世宗自克高平,常训兵讲武,思混一天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阴人。太平兴国初,举《五经》,延试日,召升殿讲《师》、《比》二卦,太宗嘉其精博,擢《九经》及第,授大理评事、知秦州盐城监。明年,召为国子监丞,专讲学之任。迁尚书博士,出知仪州,就转国子博士。真宗即位,玫司勋郎中,俄知审刑院,以呙儒者不迭刑章,命刘元吉同领其事.。是冬,呙上表自陈夙侍讲讽,迁右谏议大夫。咸平二年,受诏与社镐、舒雅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谷粱春秋传》、《孝经》、《论语》、《尔雅义疏>,及成,并加阶勋。景德二年,上幸国子监阅库书,问呙经版几何,昺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干余万,经、传、正义皆具。”上喜。上又访以学馆故事,有未振举者,昺不能有所建明。昺居返职,常多召对,一日从容与上语及宫邸旧僚,叹其沦丧殆尽,唯昺独存。翌日,赐白金千两。四年昺以赢老艰于趋步上前自陈营州故乡愿给假一年归视四里俟明年郊祀还朝上命坐慰劳之因谓曰便可权本州何须假耶入辞日赐袭衣金带是日,特开龙圈阉,召近臣宴崇和殿。大中祥符初,召还,进位礼部尚书。上勤政令、悯农,每雨雪不时,忧形于色,以昺素习田事,多委曲访之。三年,被病请告,诏太医诊视。六月,上亲临问痰。国朝故事,非宗戚将相,无省痍临丧之礼,特有加于昺者,以恩旧故也。逾月卒,年七十九。先是,成平中,王钦若注知贡举,有告其受举人贿赂者,下御史台鞠得状,钦若自诉,诏昺与边肃、毋宾古就太常寺覆推。昺力辨钦若,而洪湛抵罪,钦若以是德之。昺之厚被宠顾,钦若与有功焉。   
(节选自《宋史·邢爵传》)
注:王钦若,北宋时期宰相,宋仁宗评价:“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年/昺以赢老艰于趋步/上前自陈曹州故乡/愿给假一年归视田里/俊明年郊祀还朝/上命坐/慰劳之/因谓曰/便可权本州/何须假耶/入辞/日赐袭衣/金带/
B.四年/昺以赢老艰于趋步/上前自陈曹州故乡/愿给假一年归视田里/俟明年郊祀还朝/上命坐/慰劳之/因谓曰/便可权本州/何须假耶/入辞日/赐袭衣/金带/
C.四年/昺以赢老艰于趋步上前/自陈曹州故乡/愿给假一年归视田里/俟明年郊祀还朝/上命坐/慰劳之/因谓曰/便可权本州/何须假耶/入辞/日赐袭衣/金带/
D.四年/昺以赢老艰于趋步上前/自陈曹州故乡/愿给假一年归视田里/俟明年郊祀还朝/上命坐/慰劳之/因谓曰/便可权本州/何须假耶/入辞日/赐袭衣/金带/
【小题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知仪州,就转国子博士   就转:就地转任。
B.昺居近职’   近职:接近皇帝的官职。
C.一日从容与上语及宫邸旧僚   从容:私下,悠闲自如地。
D.叹其沦丧殆尽   沦丧:品行不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邢昺才华出众,堪称一代大儒。他的学术造诣很深,科考廷试时就被宋太宗大加赞赏;真宗年间,叉受命负责校定了大量的儒家经典著作,成就斐然。
B.邢昺精于讲学,但不善理政事。他曾经被任命主管案件的审核,但皇帝也知道他不懂法律,给他配了个助手;不过任职一段时间后,他自求改任他职。
C.邢爵兢兢业业,致力图书收藏。当真宗询问由邢昺经手收集的图书数量时,他汇报说已由开国之初的不到四千册增至目前的十多万册了,且种类齐全。
D.邢昺备受思宠,朝中有人相助。他在复核王钦若受贿一案中,极力为王钦若辩白;后来,他能够备受礼遇、恩宠不减,与王钦若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勤政悯农,每雨雪不时,忧形于色,以昺素习田事,多委曲访之。
(2)国朝故事,非宗戚将相,无省疾临丧之礼,特有加于昺者,以恩旧故也。

同类题3

文言文。
田况字元均,其先冀州信都人。晋乱,祖行周没于契丹。父延昭,景德中脱身南归,性沈鸷,教子甚严,累官至太子率府率。况少卓荦有大志,好读书。举进士甲科,补江陵府推官,再调楚州判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举贤良方正,改太常丞、通判江宁府。
寻为陕西宣抚副使,还领三班院。保州云翼军杀州吏据城叛,诏况处置之。既而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况督诸将攻,以敕榜招降叛卒二千余人,坑其构逆者四百二十九人,以功迁起居舍人。徙秦州。丁父忧,诏起复,固辞。又遣内侍持手敕起之,不得已,乞归葬阳翟。既葬,托边事求见,泣请终制,仁宗恻然许之。帅臣得终丧自况始。服除,以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知渭州。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况至,拊循教诲,以期其克自拔,岁余,蜀地晏如。至和元年,擢枢密副使,遂为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遂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宣简。
况宽厚明敏,有文武材。与人若无不可,至其所守,人亦不能移也。其论天下事甚多,其论甚伟,然不尽行也。始,契丹寇澶州,略得数百人,以属其父延昭。延昭哀之,悉纵去,因自脱归中国。延昭生八男,子多知名,况长子也。保州之役,况坑杀降卒数百人,朝廷壮其决,后大用之。然卒无子,以兄子为后。
论曰:况有文武才略,言事精畅,然欲惩兵骄,乃坑降卒,弗忌阴祸,惜哉!
(节选自《宋史·田况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
B.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
C.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
D.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士甲科”指参加进士科考试,也可指在该考试得中高第。隋朝始置进士科目,唐宋进士分甲乙科。
B.“契丹”一般又称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影响深远,直到如今俄语称中国,仍然是“契丹”。
C.“起复”指在封建王朝时代,官吏守丧尚未期满而重新起用,明清时称之为“夺情”。
D.“终制”指在父母、祖父母去世之后,按照礼制规定服满三年之丧,其间不得行婚庆之典等,也称“丁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况年少有大志,喜好读书求学。后来他不但考中了进士,而且参与了贤良方正科的考试,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B.田况处事果决,但又残忍无情。在招降后,他将发动叛乱的四百二十九名士兵全部活埋。尽管受到朝廷赏识,但史臣并不以为然。
C.田况为人孝顺,为父守丧三年。在父亲去世后,他托言边疆有事需当面启奏,哭泣着恳求服满三年之丧,仁宗也为之感动并同意了。
D.田况宅心仁厚,十分爱护百姓。在升任右谏议大夫、成都知府之后,他对百姓实施教化政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至,拊循教诲,以期其克自拔,岁余,蜀地晏如。
(2)始,契丹寇渲州,略得数百人以属其父延昭。延昭哀之,悉纵去,因自脱归中国。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徐经孙,字中立。宝庆二年进士,授浏阳主簿。潭守俾部牙契钱至州,有告者曰:“朝廷方下令颁行会注,令若此钱皆用会,小须,则幸而获大利矣。”经孙曰:“此钱取诸保司,出诸公库,吾纳会而私取其钱,外欺其民,内欺其心,奚可哉?”诘旦,悉以所部钱上之,其人惊服有愧色。
通判潭州。帅陈韡雅相知,事必咨而后行。秩满,由丰储仓提管进权辖。升安抚使。经孙为安抚时,韡家居,门人故吏有挠法者不得逞,相与摇撼。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经孙造朝,具白于政府。事上闻,帝大怒,谕宰执曰:“陈韡老缪至此,宜亟罢之。”于是经孙再诣政府,言:“某,韡门生也,前日之白,公事也,苟韡以是得罪,人谓我何!”请之不置,俾韡自乞闲,明通判无罪,识者韪之
迁起居郎,入奏:“君人者当守理欲之界限。”迁刑部.侍郎兼给事中,升太子詹事,辅导东宫者三年,敷陈经义,随事启迪。太子入侍,必以其所讲闻悉奏之,帝未尝不称善。景定三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对曰:“三数年来,言论者以靖恭为主,有怀者以哗讦为戒,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监,假雷以鸣。”切中时病。
公田法行,经孙条其利害,忤丞相贾似道,拜翰林学士,未逾月,讽御史舒有开奏免,罢归。授湖南安抚使、知潭州,不拜。授端明殿大学士,闲居十年,卒,金紫光禄大夫。经孙所荐陈茂濂为公田官,分司嘉兴,闻经孙去国,曰:“我不可以负徐公。”遂以亲老谢归,终身不起。
(选自《宋史·徐经孙传》,有删改)
(注)会:会子,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
B.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
C.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
D.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称状元,二甲称榜眼,三甲称探花。
B.刑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刑部尚书。
C.东宫,一般指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地方,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
D.赠,文中指赠官。赠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行为,意思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如赠官“金紫光禄大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经孙不贪钱财,让人佩服。上级让他交牙契钱,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用纸币代交牙契钱,借此获取利益,被他拒绝,让出主意者佩服。
B.徐经孙秉公办事,留有余地。他和陈韡是知己,他的门生得罪了陈韡,他遭到陈韡诬陷后,把事情上报,皇帝知道后要罢免陈韡,他却表示反对。
C.徐经孙恪尽职守,敢于进言。他辅佐太子很得力,皇帝对他教给太子的东西也很满意;他向皇帝直言忠诚正直的风气被压制,切中时弊。
D.徐经孙不惧权贵,有影响力。他对公田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得罪了丞相贾似道,遭到报复;他推荐的人因他去职而辞职,不再做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之不置,俾韡自乞闲,明通判无罪,识者韪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丁度字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度强力学问,好读《尚书》,尝拟为《书命》十余篇。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时江西转运使移文属州,凡市末盐钞,每百缗贴纳钱三之一。通判吉州李虞卿,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帝尝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度对曰:“承平时用资,边事未平宜用才。”时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对以此。谏官孙甫论度所言,盖自求柄用,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未几,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因言:

“周世宗募骁健,有朝出群盗、夕备宿卫者;太祖阅猛士实骑军。请择河北、河东陕西就粮马军,以补禁旅之阙。”又言:“契丹尝渝盟,预备不可忽。”因上《庆历兵录》五卷、《赡边录》一卷。后二年,卫士为变,事连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鞫之,不可滋蔓,令反侧者不自安。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争于帝前。仁宗从竦言,度遂求解政事。迁尚书右丞,卒。赠吏部尚书,谥文简。度性淳质,不为威仪,居一室十余年,左右无姬侍。然喜论事,在经筵岁久,帝每以学士呼之而不名。尝问蓍龟占应之事,乃对:“卜筮虽圣人所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度著《迩英圣览》卷、《龟鉴精义》三卷、《编年总录》八卷。

(节选自《宋史·丁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
B.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
C.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
D.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是官署名,掌全国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在九卿之列。
B.“河东”指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黄河流经山西省境,由北而南,故称。
C.“社稷”常用作国家代称,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祀社稷。
D.“侍郎”,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度求学专注,而后走上仕途。他努力研习学问,喜读《尚书》,曾草拟《书命》十余篇,后考中服勤词学科进士,而后任大理评事、通州通判。
B.丁度胸有全局,主张因时选贤。皇帝问用人优先考虑什么,他认为天下太平时重资历,战时重才能;他还建议从就粮马军中选人补充禁军的缺额。
C.丁度清忠持正,力主严惩叛贼。禁卫军发生叛乱,有官员认为不应将事态扩大,而他坚持彻查,后因意见不被采纳,他主动要求解职。
D.丁度敦厚质朴,学识为人敬重。他长住一室,不用姬妾侍奉;他潜心学术,著述颇丰;长期为皇帝讲解经史,皇帝称他学士以免他名声过于显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2)卜筮虽圣人所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