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題。

江边晚望

刘秉忠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

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余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

  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

(注)①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随忽必烈南征北讨,这首诗歌应写于长江边。②元戎:指忽必烈,当时还未即位当皇帝。③画:通“划”,策划。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A.这首诗由晚望江景,引出对历史和现实的评说,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B.三、四两句描写天光、山形,由山如人面各不相同暗喻了英雄人物功业不同的感慨。
C.五、六两句用典,表达了对周瑜的历史功业的羨慕之意,赞美曹操是真正的英雄。
D.最后两句写如何攻打偏居东南的南宋,早就已经在忽必烈的准备和谋划之中。
E.后四句,把千古公认的英雄与现实的豪杰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忽必烈的赞美之情。
【小题2】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31 02:0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砦。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走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阁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计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船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B.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C.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D.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小题2】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即京城、国都,后来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意外的地方则称为“四夷”。
B.“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6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C.顿首指磕头,是古时候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D.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达素喜行伍,英武挺拔。他自幼喜爱军事游戏,即使与同辈玩耍,也将他们编排成军阵行列;长大以后,体格健壮,擅长骑射。
B.燕达英勇善战,作风顽强。西夏人来犯,他率兵出击,多次凯旋;即使后来遭遇伏击,损失颇重,也因奋勇作战,未被神宗怪罪。
C.燕达宅心仁厚,谦逊退让。前锋遇敌苦战,他不顾部下反对,亲自率兵,轻装救援;主帅获罪,他甘愿同受责罚,没有独自接受恩赐。
D.燕达文武兼修,用兵以爱。燕达征战之余,爱好读书;神宗曾经询问他用兵的要领,他主张以爱为先,博得了神宗的赞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释 :①人鬼 :三门津黄河河面有人门、鬼门、神门。仅人门可以通船。②一峰 :指黄河中的砥柱山。③秘神奸 :禁闭神异怪物的地方。④燃犀下照:东晋温峤曾在牛渚山用火把窥探怪异。⑤佽飞强射:春秋时楚国勇士佽飞曾仗剑飞入江中刺杀两蛟。⑥骑鲸客 :指李白。⑦银山:比喻涌起的波涛。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字写出黄河咆哮奔涌,天地万物都可能被冲决的逼人气势,反衬出砥柱山昂然挺立的伟姿。
B.上片写景由近及远,由大到小,有远景的摄取,也有特写镜头的推现,画面交替出现,层次井然。
C.“仰危巢”三句,反用苏轼《后赤壁赋》中“攀栖鹘之危巢”的句意,写出了砥柱山的高峻艰险。
D.本词笔力雄健,气势纵横,想象丰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谋篇布局上下回应,环环相扣。
【小题2】清代叶燮《原诗》中称此作品“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书再上,不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
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又言:“自兵兴以来,将帅甚难其人,愿陛下令重臣各举所知,才果可用,即赐召见,褒显奖谕,必有奋命报国者。昔李牧为赵将,军功爵赏皆得自专,出攻入守不从中覆,遂能北破大敌。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上善其言。时方擢任王守信、贾耐儿者为将,皆鄙俗不材、不晓兵律。行信惧其误国,上疏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者,其严如此。今大兵纵横,人情汹惧,应敌兴理,非贤智莫能。狂子庸流,猥蒙拔擢,参预机务,甚无谓也。”于是上皆罢之。权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诏报曰:“卿意具悉,讹可等已下狱矣。”
(节选自《金史•张行信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B.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C.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D.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小题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上是其言  觉今是而昨非B.昔李牧为赵将   既自以心为形役
C.怀帝阍而不见  酌贪泉而觉爽D.以廉擢授监察御史  木欣欣以向荣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察御史从隋代始设立,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低而权限广。
B.尚书省是古代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
C.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D.《易》即《周易》,是道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庄子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行信心系百姓,兴利除弊。担任监察御史时,建议依例调换吏官以除民害,在适宜种麦的徐、邳两地,允许百姓交麦以作粮税,便利民众,得到皇帝的采纳。
B.张行信敢于直言,富于远见。胡沙虎贿赂权臣,图谋复出,满朝官员无人敢言。只有张行信再三提醒皇帝若重新起用此人,后患无穷。胡沙虎因此被诛杀。
C.张行信忠公谋国,重视人才。他建议皇帝发动重臣举荐人才,加以厚待,这样就一定有人舍命报国。他还认为只有给将帅充分的自主权,才能建立军功。
D.张行信不惧权贵,排斥庸才。在他的劝谏下,鄙俗无能、不晓兵律的将领王守信、贾耐儿刚获提拔即被罢免,遇敌即溃的皇族败将讹可也被下狱治罪。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
(2)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