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部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荼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②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B.久之,转中书舍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C.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生长明妃尚有村
D.亦能顺适所遇/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弱冠,即不到二十岁。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C.浮屠,亦作浮图或佛图。是古代印度语的音译,本意是佛或者佛教徒。本文中指的是佛教。
D.致仕,交还官职,指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古人还用致政、休致等指官员辞职归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年少时就才华横溢。文中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正是侧面表现了这一点。
B.白居易性格耿直。他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以致被谗受贬,仕途坎坷。
C.白居易的诗歌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心系朝廷。他居庙堂之高,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也一样心忧国事,顾念百姓。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l)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2)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05 12:02: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希亮,字公弼。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初,希亮以母老,为县侍亲。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期年,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竹山,甲不能戢,所至为暴。或疑为盗,告希亮盗入境,且及门。希亮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吏士皆欲斩甲以徇,希亮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皇佑元年,移滑州。奏事殿上,仁宗劳之曰:“知卿疾恶,无惩沈氏子事。”未行,诏提举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瓘劾希亮擅增损物价。会河溢鱼池埽,且决,希亮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水亦去,人比之王尊。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使者至,罗拜庭下,无一人哗者。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始,州郡以酒相饷,例皆私有之,而法不可。希亮以遗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以家财偿之。遂借此上书自劾,求去不已,坐是分司西京。未几致仕,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陈希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B.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C.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D.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阏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除,服丧期满。我国古代的服丧制度有一定的规格和时间等规定,又分为五服.
B.便籴是宋朝政府购买粮草等战略物资时的一种商业性活动,其特点是相对方便。
C.“英宗”属谥号,不仅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了评价,而且表明这不是开国皇帝。
D.致仕,即把禄位还给国君辞去官职的意思,古人还常用致亊、致政、休致等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希亮孝顺母亲,敬重兄长。他幼时父亲去世,后来为了年迈的母亲选择了担任县令;他不怨恨哥哥在自己从师时的刁难,仍教导侄子求学上进。
B.陈希亮处亊有度,宽以待人。雷甲没能约束好自己追讨盗贼的士兵,还亲自放箭攻击官府士兵,陈希亮却没有杀雷甲,只是惩治了十几个行暴的人。
C.陈希亮勇担责任,爱护百姓。他面对即将决口的黄河,亲自驻守大堤,直到洪水退去;在担任凤翔知府发生饥荒时,他又亲自借贷帮助受灾民众。
D.陈希亮治亊有方,为官清慎。他几句话就派人解决了于阒使者在秦州的暴横行为;对州郡赠送的美酒,他设法处置并用自己家的财物进行了补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亮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
(2)希亮以遗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冕,字元章,绍兴诸暨人也。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少即好学,长七尺余,仪观甚伟,须髯若神,通《春秋》诸传,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益读古兵法,有当世大略。

着高檐帽,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击木剑,行歌会稽市。或骑黄牛,持《汉书》以读,人或以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爱重之,为拜其母。王后为江浙检校,君往谒,衣敝,履不完,足指践地。王公深念,遗草履一緉(liǎng,双,用于鞋袜),讽使就吏禄,君笑不言,置其履而去。时高邮申屠公駉(jiōng)新任绍兴理官,过武林,问交于王公。公曰:“越多传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于俗。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駉至,即遣吏以自通。君曰:“我不识申屠公,所问者他王先生耳。”谢不与见,吏请不已。君斥曰:“我处士,宁与官府事!毋扰乃公为也。”

君又善写梅花竹石,士大夫皆争走馆下,缣素山积。君援笔立挥,千花万蕊成于俄倾。每画竟,则自题其上,皆假图以见意。为歌诗,雄浑跌宕,以古豪杰自居久之。复游金陵,诸御史虽新贵,皆加敬待。遂北上燕蓟,纵观居庸、古北之塞。至正戊子南归,过吴中,谓予言:“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于是择会稽山九里买山一顷许,筑草堂,读书其中。服古衣冠,或乘小扁舟曰“浮萍轩”,自放于鉴湖之曲,好事者多载酒从之。

岁己亥,君方昼卧,适外寇入,君大呼曰:“我王元章也。”寇大惊,重其名,与君至天章寺,其大帅置君上坐,再拜请事。君曰:“今四海鼎沸,尔不能进安生民,乃肆虏掠,灭亡无日矣。汝能为义,谁敢不服;汝为不义,谁则非敌?越人秉义,不可以犯,吾宁教汝与吾父兄子弟相杀乎?汝能听吾,即改过以从善;不能听,即速杀我。我不与若更言也。”大帅复再拜,终愿受教。明日,君疾,遂不起,数日以卒。众为之具棺服,敛之。葬山阴兰亭之侧,署曰“王先生墓”云。

(选自《稗史集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就吏禄 讽:讽刺
B.草履一緉 遗:赠送
C.不与见 谢:道歉
D.宁官府事 与:结交
【小题2】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A.“晋侯”“秦伯”中的“侯”“伯”是封建时代的五等爵位中的两个,这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无论哪一等次的爵位都是可以承袭的。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这与“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是一样的。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的“阳”,和“洛阳亲友如相问”中的“阳”意思不一样,一个是华山的北面、一个是洛河的南面。
D.“永和九年”“至和元年”中的“永和”“至和”都是皇帝的年号,用以纪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冕勤奋好学。他年少时就通读《春秋》各传,考进士不中,就烧掉为考试写的所有文章,弃文习武。
B.王冕狂放不羁。他衣饰奇特,行为拔俗,有时在街上边走边唱歌,有时骑着黄牛高声诵读《汉书》,被人称作“狂生”。
C.王冕不慕荣利。王子善想让他去做官,他拒绝了;理官申屠駉到绍兴时,派人请求与他见面,他拒不见面。
D.王冕隐逸自适。他虽有当世大略,但怀有归隐之心,在北上游历之后,选择南归,在山水之间过起了放逸自适的隐居生活。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
②今四海鼎沸,尔不能进安生民,乃肆虏掠,灭亡无日矣。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