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冕,字元章,绍兴诸暨人也。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少即好学,长七尺余,仪观甚伟,须髯若神,通《春秋》诸传,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益读古兵法,有当世大略。

着高檐帽,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击木剑,行歌会稽市。或骑黄牛,持《汉书》以读,人或以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爱重之,为拜其母。王后为江浙检校,君往谒,衣敝,履不完,足指践地。王公深念,遗草履一緉(liǎng,双,用于鞋袜),讽使就吏禄,君笑不言,置其履而去。时高邮申屠公駉(jiōng)新任绍兴理官,过武林,问交于王公。公曰:“越多传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于俗。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駉至,即遣吏以自通。君曰:“我不识申屠公,所问者他王先生耳。”谢不与见,吏请不已。君斥曰:“我处士,宁与官府事!毋扰乃公为也。”

君又善写梅花竹石,士大夫皆争走馆下,缣素山积。君援笔立挥,千花万蕊成于俄倾。每画竟,则自题其上,皆假图以见意。为歌诗,雄浑跌宕,以古豪杰自居久之。复游金陵,诸御史虽新贵,皆加敬待。遂北上燕蓟,纵观居庸、古北之塞。至正戊子南归,过吴中,谓予言:“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于是择会稽山九里买山一顷许,筑草堂,读书其中。服古衣冠,或乘小扁舟曰“浮萍轩”,自放于鉴湖之曲,好事者多载酒从之。

岁己亥,君方昼卧,适外寇入,君大呼曰:“我王元章也。”寇大惊,重其名,与君至天章寺,其大帅置君上坐,再拜请事。君曰:“今四海鼎沸,尔不能进安生民,乃肆虏掠,灭亡无日矣。汝能为义,谁敢不服;汝为不义,谁则非敌?越人秉义,不可以犯,吾宁教汝与吾父兄子弟相杀乎?汝能听吾,即改过以从善;不能听,即速杀我。我不与若更言也。”大帅复再拜,终愿受教。明日,君疾,遂不起,数日以卒。众为之具棺服,敛之。葬山阴兰亭之侧,署曰“王先生墓”云。

(选自《稗史集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就吏禄 讽:讽刺
B.草履一緉 遗:赠送
C.不与见 谢:道歉
D.宁官府事 与:结交
【小题2】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A.“晋侯”“秦伯”中的“侯”“伯”是封建时代的五等爵位中的两个,这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无论哪一等次的爵位都是可以承袭的。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这与“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是一样的。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的“阳”,和“洛阳亲友如相问”中的“阳”意思不一样,一个是华山的北面、一个是洛河的南面。
D.“永和九年”“至和元年”中的“永和”“至和”都是皇帝的年号,用以纪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冕勤奋好学。他年少时就通读《春秋》各传,考进士不中,就烧掉为考试写的所有文章,弃文习武。
B.王冕狂放不羁。他衣饰奇特,行为拔俗,有时在街上边走边唱歌,有时骑着黄牛高声诵读《汉书》,被人称作“狂生”。
C.王冕不慕荣利。王子善想让他去做官,他拒绝了;理官申屠駉到绍兴时,派人请求与他见面,他拒不见面。
D.王冕隐逸自适。他虽有当世大略,但怀有归隐之心,在北上游历之后,选择南归,在山水之间过起了放逸自适的隐居生活。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
②今四海鼎沸,尔不能进安生民,乃肆虏掠,灭亡无日矣。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5 04:4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骂虱赋(并序)
【元】杨维桢
杨子自铁崖山中客钱塘,初宿市舍,胁未暖席,有物噍身,若芒刺然。已而噍肉皆起瘾疹。十指爬搔不得停,搔讫即成疮痏。亟命童秉烛,枕褥间了无一物。复睡,则噍如故,遂挈胡床,露坐待旦。明日,问舍长,舍长曰:“此壁虱也。当兹旱气熇然,城中舍皆是物。”问何状,命童剔床笫空出之,虱非虱,蚤非蚤,以爪掐之,其臭令人呕恶。杨子叹曰:“异哉有是物也!昔玉溪生、荆舒老人①,先后为嫉虱之作,而未有指斥是物者。岂其潜于昔而出于今?抑其幸见漏于指斥也?“余既楚其毒,乃作文骂之曰:
“维尔虱之种类不一也,不知又有尔类!皤腹而轻身,纤足而劲嘴②;或青或绀,或黄或紫;白昼潜藏,昏黄坌起;脱走如珠,狙刺如矢,使人胁不得以帖席,肱不得以曲几,追踪捕痕,若亡若存。遁景朽空,灭迹密纹。汤沐所不能攻,掌指所不得扪。但见肉斑磷其成瘭③,肤窒栗其生龟,怒床几而欲剖,避衾褥而欲焚。呜呼尔虱兮!蜂则有虿兮蜂可祛,蝎则有螫兮蝎可诛,嗟尔么类孰能屠?咨大化之好生,恐一物之弗纾。胡尔恶之兼毓④,为吾人之毒荼!饱膏血之毒嘴,资肥腯之臭躯。吾将上告司造⑤,殄尔类,非无辜也。
辞毕,是夜,梦有被玄衮裹绛幅而至者若有辞曰吾即见骂尔文者辞义既严敢不退避然吾小毒小臭尔亦知世有大毒大臭者乎?奸法窃防,妨化圮政,剥人及肤,残人至命,此非大毒大臭者乎?为国之病,而司臬不屏⑥。其或分民曲直,任国是非,义无避位,仁不让师,则丹书是絓,皂椟见遗⑦。彼大毒大臭,又何惮不为乎?且吾起伏适节,消息⑧乘机,白露洒空,劲风吹衣,蝉脱而退,莫知予之所归。子试絜夫大毒者,毒无已时。大臭者,臭无穷期。孰为可詈不詈乎?子不穷南山之竹以为辞,而詈予琐琐不已,戏乎!”
于是杨子增愤加怖,涕泗不支,霍然而觉,不知虱之所之。
【注】①玉溪生:李商隐,曾写《虱赋》。荆舒老人:陆龟蒙,曾写《后虱赋》。②嘴:嘴。③瘭:(biāo):疱疹。④毓:同“有”。⑤司造:主管进化之神。⑥司臬:执法者。屏:摒弃,铲除。⑦丹书是絓,皂椟见遗:司臬对忠义之士横加罪名,追令自尽。⑧消息:事物的生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露坐待旦   露坐:在露天里坐着
B.掌指所不得扪 扪:摸
C.殄尔类,非无辜也    无辜:无罪
D.且吾起伏适节 适:适合,符合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此壁虱也   ②吾其还也
B.①蜂则有虿兮蜂可祛     ②既来之,则安之
C.①子不穷南山之竹以为辞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①霍然而觉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客居钱塘旅舍,晚上被壁虱叮咬,瘙痒难忍,连忙吩咐童仆拿掉床上的席子,终于找到壁虱,感慨壁虱长相怪异,写了这篇赋文。
B.第二段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将壁虱的形态、动作、习性及人被叮咬后的惨状描写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赋“铺采摛文”的特点。
C.第三段化入梦境,将壁虱拟人化,与作者展开激烈辩论,借壁虱之口揭露那些违法乱纪、败坏政治、残害百姓的贪官污吏才是“大毒大臭者”。
D.采用讽喻手法,借物讽刺,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社会的弊端,语言尖锐泼辣,笔法痛快淋漓,又委曲幽默,给人淋漓酣畅而又隐微曲折之感。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岂其潜于昔而出于今?抑其幸见漏于指斥也?
(2)子试絜夫大毒者,毒无已时。大臭者,臭无穷期。孰为可詈不詈乎?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莫知予之所归。子试絜夫大毒者,毒无已时。大臭者,臭无穷期。孰为可詈不詈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①白朴,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字太素,号兰谷。幼年时蒙古军攻占东京(今开封),父母离散,曾由元好问照料。蒙古灭金后,终生不仕。作杂剧16种,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②忘机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古代诗人认为鸥鹭才没有“机心”,愿与鸥鹭为友。
【小题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支曲子的一、二两句,对仗工丽。作者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色渲染景物,色彩明艳,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
B.“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秋江浩淼,江面上白鹭沙鸥自在飞翔,点面结合,动静相宜,展现出一幅生动的鸥鹭秋江图。
C.作者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其中的“傲”字表明了作者鄙弃官场,淡泊宁静的高洁志趣。
D.这首小令辞藻华丽,风格雄浑豪放,鲜明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小题2】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元代诗歌,完成小题
京城燕
迺贤
京城燕子,三月尽方至,甫立秋即去。有感而作。
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河堤柳弱冰未消,墙角杏花红萼小。
主家帘幕重重垂,衔芹却向檐间飞。
托巢未稳井桐坠,翩翩又向天南归。
君不见旧时王谢多楼阁,青琐无尘卷珠箔
海棠花外春雨晴,芙蓉叶上秋霜薄。
注:①迺贤:元代文学家,曾流连京城十年,有从政的愿望却终无所遇,只能南归。②青琐:富贵人家雕镂成格的窗户。③珠箔:珠帘。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几句以春燕之“怯”、河柳之“弱”,花蕾之“小”等物象特征来表现初春之寒意,细致入微。
B.主人家的帘幕重遮,燕子筑巢心切,只能找檐间避风处做窝,可是居留时日不多,又翩然南飞了。
C.“君不见”两句写王谢的富贵繁华,这与燕子暂居京城的处境形成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D.本诗以景作结,春景明媚清新,秋景凄冷清寒,两相对比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光飞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小题2】下列诗句中,与“燕子初来怯清晓”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D.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小题3】填空:这首诗用了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以及___________的《爱莲说》也都运用了这种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