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纯粹字德孺,以荫迁至赞善大夫。元丰中,为陕西转运判官。时五路出师伐西夏,高遵裕出环庆,刘昌祚出泾原。遵裕怒昌祚后期欲按诛之昌祚忧恚病卧其麾下皆愤焉纯粹恐两军不协致生他变劝遵裕往问昌祚疾其难遂解神宗责诸将无功,谋欲再举。纯粹奏:“关陕事力单竭,公私大因,若复加骚动,根本可忧。异时言者必职臣是咎,臣不忍默默以始后悔。”神宗纳之,进为副使,吴居厚为京东转运使,数献羡赋。神宗将以徐州大钱二十万缗助陕西,纯粹语其僚曰:“吾部虽急,忍复取此膏血之余?”即奏:“本路得钱诚为利,自徐至边,劳费甚矣。”恳辞弗受。
哲宗立,居厚败,命纯粹以直龙图阁往代之,尽革其苛政。时苏轼自登州召还,纯粹与轼同建募役之议,轼谓纯粹讲此事尤为精详。时与夏议分疆界,纯粹请弃所取夏地,曰:“争地未弃,则边隙无时可除。如河东之葭芦、吴堡,深在夏境,于汉界地利形势,略无所益。而兰、会之地,耗蠹尤深,不可不弃。”所言皆略施行。纯粹又言:“今宜修明战守救援之法。”朝廷是之。及夏侵泾原,纯粹遣将曲珍救之,曰:“本道首建应援牵制之策,臣子之义,忘躯徇国,无谓邻路被寇,非我职也。”珍即日疾驰三百里,破之于曲律,捣横山,夏众遁去。元祐中,召为户部侍郎。
徽宗立加龙图阁直学士改知永兴军卒年七十余纯粹沉毅有干略才应时须尝论卖官之滥以为:“国法固许进纳取官,然未尝听其理选。夫天下士大夫服勤至于垂死,不沾世恩,其富民猾商,捐钱千万,则可任三子,切为朝廷惜之。”疏上,不听。凡论事剀切类此。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
(注):范纯粹,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四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徽宗立/加龙图阁直学士/改知水兴/军率/年七十余/纯粹沉毅有干略/才应时须/尝论卖官之滥/
B.徽宗立/加龙图阁直学士/改知水兴军/率/年七十余/纯粹沉毅/有干略才/应时须/尝论卖官之滥/
C.徽宗立/加龙图阁直学士/改知水兴军/卒/年七十余/纯粹沉轂有干略/才应时须/尝论卖官之滥/
D.徽宗立加/龙图阁直学士/改知水兴军/率/年七十余/纯粹沉毅有干略/才应时须/尝论卖官之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谱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丰,宋神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E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西夏,是建立在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明长期对峙.双方在边境爛发过多次战争。
C.进,用在仕途方面,指出来做官或提升官职。文中指宋神宗让范纯粹出来做官,担任副使。
D.侍郎,宋代朝廷设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纯粹出身名门,性重团结协作。他防患未然,化解了高遵峪与刘昌祚两人的矛盾;他主动派遗部下救授受到侵扰的别人防区。
B.范纯粹因地制宜.稳妥处理边务。宋与西夏商议则分疆界.他认为占领的西夏土地,有的难于驻守,有的耗费巨大,应果断放弃。
C.范纯粹体恤百姓,始终忧心国事。神宗要把大笔钱财调拨给他的辖区,他上书推辞。他替代吴居厚后,废除苛政。
D.范纯粹历经多朝,大胆建言献策.他受到宋神宗、析宗徽宗的重用,他提出事役的建言,反对朝廷卖官的建议都被朝廷采纳。
【小题4】把文中西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遵裕怒昌祚后期,欲按诛之。
(2)珍即日疾驰三百里,破之于曲律,捣横山,夏众道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06 10:16: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年十五,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登隆兴元午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训武郎杨大烈有田十顷,死而妻女存。俄有讼其妻非正室者,官没其赀,且追十年所入租。部使者以诿迥,迥曰:“大烈死,赀产当归其女。女死,当归所生母可也。”
境内有妇人佣身纺绩舂簸,以养其姑。姑感妇孝,每受食,即以手加额仰天而祝之。其子为人牧牛,亦干饭以饷祖母。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粟。调信州上饶县。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迥力止绝之,尝曰:“令与吏服食者,皆此邦之民膏血也。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曰:“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反复言之当路。
程祥者,从伯父待制昌禹来居番阳,昌禹死,遂失所依。祥继亡,祥妻度氏犹质卖奁具以抚育孤子,久之罄竭,濒死,邻家皆莫识其面。有欲醮之者,度曰:“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终辞焉。或为迥言其事,迥走告于郡守,月给之钱粟。
迥居官临之以庄,政宽而明,令简而信,绥强抚弱,导以恩义。积年雠讼,一语解去。猾吏奸民,皆以感激,久而悛悔,欺诈以革。暇则宾礼贤士,从容尽欢,进其子弟之秀者与之均礼,为之陈说《诗》、《书》。质疑问难者,不问蚤暮。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贵溪民伪作吴渐名,诬诉县令石邦彦,迥言匿名书不当受,转运使不谓然,遂兴大狱,瘐死者十有四人。及闻省寺,讫报如迥言。迥尝授经学于昆山王葆、嘉禾闻人茂德、严陵喻樗。所著甚多。卒官。
迥之子绚以致仕恩调巴陵尉,摄邑事,能理冤狱。孙仲熊,亦有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 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B.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 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C.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 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D.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 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内外艰”是指遭遇父母去世,其中“内艰”指母亲去世,“外艰”指父亲去世。
B.“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登进士第”是指考中进士。
C.“为之陈说《诗》、《书》”中的“《诗》和《书》是指《诗经》和《尚书》,均属“五经” 。
D.“致仕”是指古代一些人因为有突出的功绩,而被举荐,从而授予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杨大烈财产继承问题上,程迥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杨大烈的财产应为其女继承,女去世则由该女的母亲继承,即使母亲不是杨大烈的正室。
B.州郡督促收经总钱,但是程迥认为这种赋税应该数量很小,现在却远远超过正赋,百姓不能承受。在他反复进谏之后,最终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C.对于品行好但生活有困难的人,程迥总是极力帮助。如孝敬婆婆的妇人和程祥的妻子,都是在程迥的帮助之下,获得政府的补助。
D.关于贵溪人用匿名信诬告县令石邦彦一事,程迥认为不应当受理,但转运使却严厉处罚,致使多人死在狱中,等上级知道此事,回复的和程迥所言一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粟。
(2)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可适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鄜延郭逵见之,叹曰:“真将种也。”荐试廷中,补殿侍,隶延州。从种谔出塞,遇敌马以少年易之,可适索与斗,斩其首,取马而还,益知名。米脂之役,与夏人战三角岭,得级多。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籍籍于军门,或欲掩杀以为功。可适曰:“此以饥而逃耳,非叛也。”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羌、人十万入寇,可适先得其守烽卒姓名,诈为首领行视,呼出尽斩之,烽不传,因卷甲疾趋,大破之于尾丁硙。回次柽杨沟,正午驻营,公骑据西山,曰:“彼若蹑吾后,腹背受敌,必败。”果举军来,可适所部才八千,转战至高岭,乃从间道趣洪德,设伏邀其归路。敌至,伏发冲之,其国母逾山而遁,焚弃辎重,虽帷账首饰之属亦不返,众相蹈藉,赴厓涧死者如积。论前后功,至皇城使、成团练使、知岷兰州镇戎军。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而庆兵不至,乃引还。诏使入觐,帝以传策访焉,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帝曰:“卿言是也。”大城萧关,与传议龃龉,会覆师数百于踏口,传劾之,贬郑州观察使。转运使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筑场圃,置刍粟五百万,可适以费大难之,又欲借车牛以运,及致十万斛于熙河,皆戾其意,乃中以疑谤,召为佑神观使。数月而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折可适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
B.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
C.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
D.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尚未加冠之意,循古礼,男子年十八岁加冠,未满十八岁为“未冠”。
B.夏,指由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因偏居我国西北部,史称“西夏”。
C.州,是宋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宋代常见的行政区划还有“路”“府”“县”。
D.观察使,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主管察访地方官政绩,后渐成虚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适少有勇力,具有武将天赋。他年少时很有勇气,骑马射箭这些武艺不学便会,颇有武将天赋,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可适颇有谋略,着力要害用兵。异族入侵,他运用谋略,直击要害,冒充首领巡视烽火台并杀掉了所有的守卫,中断了敌人的信息渠道。
C.可适解危救难,见解深得帝心。统帅钟传被敌军所阻,他率兵击败敌军,让钟传顺利脱危。同时,他的一些用兵见解,得到皇帝的首肯。
D.可适仕历丰富,但也遭受弹压。他历任多职,仕宦经历较为丰富,但因与统帅钟传的意见不合,遭受众将弹劾,被贬为郑州观察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籍籍于军门,或欲掩杀以为功。
②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意修营垒,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帝降御前金字牌,令此事日落住罢。弃疾受牌而藏之,仍躬监办者,期一月营栅成,违者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于居民家征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西大凶,诏弃疾督振荒。始至,榜于通衢曰:“屯米者配,强籴者斩。”又令尽出官钱,量贷于吏民能者,令其于他处购运米粮,期终月至城下平粜,于是连樯而至,米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州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B.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C.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D.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缗钱:元狩四年,汉武帝下诏“初算缗钱”,对商人的财产进行征税,自此,“缗钱”即作为计税单位登上历史舞台,后泛指税金。也可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
B.金字牌:全称金字牌急脚递,是宋朝一种通信的凭证。宋代驿传中以最快的速度发送的文件所悬的木牌,因其为朱漆黄金字﹐故名。
C.长短句:词的别名。还称作“诗余”“乐府”。《草堂诗余》《汉乐府集》《稼轩长短句》,都是词集。
D.赠: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用于特别表扬有贡献的死者。《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记载,“初,常少、张隆劝述降,不从,并以忧死。帝下诏追赠少为太常,隆为光禄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衡很器重辛弃疾,入朝为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辛弃疾在修建军队营垒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最终顶住压力,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
B.辛弃疾督办江西赈灾工作时,令官府出钱,发放贷款给有能力的人,广纳米粮平价出售,最终稳定了粮价,使百姓熬过了饥荒。他还慷慨地拿出米的十分之三帮助信州渡过难关。
C.文章的结尾,运用了传奇手法。堂上急促的声音好像是辛弃疾在鸣发心中的不平,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的同情。
D.辛弃疾早年就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抱负,于是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但最终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直不曾施展。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弃疾受牌而藏之,仍躬监办者,期一月营栅成,违者坐军制。
(2)榜于通衢曰:“屯米者配,强籴者斩。”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渭字得臣,昭州恭城人。幼孤,养于诸父。力学,为诗。刘银据五岭,昭州皆地也,政繁赋重,民不生。渭率乡人六百逾岭,将避地零陵。未至,贼起,为盗所袭,渭脱身北上。建隆初,至京师,上书言时务,召试,赐同进士出身,解褐白马主簿。县大吏犯法,渭即斩之。上奇其才,擢右赞善大夫。乾德中,通判兴州。州领置口砦多戍兵,监军傲狠,纵其下为暴,居人苦之。渭驰往谕祸福,斩其军校,众皆慑服。又迁知棣州。殿直傅延翰为监军,谋作乱契丹,为部下所告,渭擒之以闻;命械至阙下,鞫得实,斩于西市。渭在郡以肃称,及还,吏民遮道泣留,俄诏赐钱百万。初,渭入中原,妻子留恭城。开宝三年,平广南,诏昭州访求,赐钱米存恤之。及是,渭始还故里,乡人以荣。渭奏去刘银时税算之繁者,重定田赋,兴学校。属有事交阯,主将逗挠无功。有二败卒擐甲先至邕州市,夺民钱,渭捕斩之。后至者悉令解甲以入,讫无敢犯。移书交阯,谕朝廷威信,将刻日再。黎桓惧,即遣使入贡。在岭南凡六年。迁侍御史,出知亳州,赐金紫,俄换宋州。坐从子违诏市马,黜为彰信军节度副使。咸平二年,真宗闻其清节,召还,将复用,诏下而卒,年七十七。上闵其贫不克葬,赙钱十万。渭妻莫荃,贤妇人也。渭北走时,不暇与荃诀,二子孩幼,荃尚少,父母欲嫁之。荃泣誓曰:“渭非久困者,今违难远适,必能自奋。”于是亲蚕绩碓春,以给朝夕,二子皆毕婚娶。凡二十六年,复见渭,时人异之。朱昂著《莫节妇传》纪其事。

(节选自《宋史·周渭传》)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诗 工:专攻
B.民不生   聊:依赖
C.谋作乱契丹 走:逃跑
D.将刻日再  举:攻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昭州皆地也  吾还也
B.渭驰往谕祸福   私见张良,具告
C.渭入中原    谓后洞
D.乡人以荣 俯仰之间,已陈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渭才能出众,做官受民爱戴。早年在白马时,皇帝赏识他的才能,提拔他为右赞善大夫;担任地方官,深得民心,离职时,百姓流着泪拦道挽留。
B.周渭执法严明,锄奸行事果决。不论是县城大吏,还是军队长官,但凡犯了法,他都决不姑息;有败兵闯入邕州抢夺百姓的钱财,他逮捕后便杀了。
C.周渭政风简肃,造福家乡百姓。他在州郡为官时,以政务简省、作风严肃著称;回故乡后,不仅上奏请求免去刘银时期繁重的税赋,还兴办了学校。
D.周渭清正廉洁,皇帝信任嘉奖。咸平二年,宋真宗听说他清廉有节操,想要重新召用他;他去世时,皇帝怜悯他清贫,给他家人发放了十万钱奖励。
【小题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械至阙下,鞫得实,斩于西市。
(2)渭非久困者,今违难远适,必能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