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图,字表圣,河中人也。父舆,大中时为商州刺史。图,咸通十年,归仁绍榜进士。主司王凝初典绛州,图时方应举,自别墅到郡上,去,阍吏遽申司空秀才出郭门。后入郭访亲知,即不造郡斋。公谓其尊敬,愈重之。及知贡,图第四人捷,同年鄙薄者谤曰:“此司空图得一名也。” 公颇闻,因宴全榜,宣言曰:“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由是名益振。未几,凝为宣、歙观察使,辟置幕府。召拜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卢相携还朝,过陕、虢,访图,深爱重,留诗曰:“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就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遂表为僚佐。携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丁黄巢乱,间关至河中,僖宗次凤翔,知制诰、中书舍人。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昭宗在华州,召为兵部侍郎,以足疾自乞,听还。图家本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庐,遂隐不出,作亭榭室,悉画唐兴节士文人像。尝曰:“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遂名其亭曰“三休”。作文以伸志,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言诡激不常,欲免当时之祸。初以风雨夜,得古宝剑,惨淡精灵,尝佩出入。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自致于绳检之外,豫置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沾醉高歌。客有者,曰:“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岁时祠祷,与闾里父老鼓舞相乐。时寇盗所过齑粉,独不入谷中,知图贤,如古王蠋也。士民依以避难。后闻哀帝遇弑,不食扼腕,呕血数升而卒,年七十有二。先撰自为文于濯缨亭一鸣窗,今有《一鸣集》三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注)①归仁绍:苏州人,唐咸通十年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其中有司空图。②卢携:唐代名臣,曾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兵部尚书等职。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别墅到郡上:拜见
B.作亭榭室:无涂饰
C.言诡激不常:涉及
D.客有者:疑惑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空图父亲司空舆曾担任商州刺史,后来司空图考取进士,又因为主管官员王凝的保举,被朝廷任命为殿中御史使。
B.卢携还朝任职时,他去看望了司空图,对他推崇赏识并为他留诗,因为他的推荐,司空图被表奏为官,此后官职又有升迁。
C.司空图曾被授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等职,他没有赴任或告病还乡,后来司空图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中,他作文吟诗,举止放达。
D.司空图贤名在外,在他声誉的庇护下百姓得以免遭寇盗伤害,他忠于皇帝,最后绝食呕血而死,并有文集流传后世。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
(2)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司空图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29 11:3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屠岸贾为司寇,将作难。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居无何,而朔妇生男。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然赵氏真孤乃反在,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 晋景公疾,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氏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及武,为成人,婴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之,世世勿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B.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C.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D.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即冠礼,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一般在二十岁举行。
B.顿首即磕头,古代跪拜礼之一,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比稽首礼更加隆重。
C.齐衰亦作‘齐縗”,丧服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
D.祠是古代祭祀的一种,春祭为“祠”,引申为祭祀。也指供奉祖先等的庙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柞臼有勇有谋,他在赵氏旧主被害之后,冷静筹划,用自己的牺牲瞒过了抓捕的士兵,与程婴相互配合一起救下了赵氏孤儿。
B.程婴忍辱负重。他没有为赵朔立即殉难,而是假装投敌,卖友求荣;他将赵武藏匿于山中,一直在等待和寻找机会将实情告知晋景公。
C.程婴不负所托。他毅然决然地承担起更困难的奉养遗孤的责任,在十五年间,躲在深山,终于迎来复仇的一刻,并以死明志。
D.赵武懂得感恩。他在程婴表明死志时极力劝阻,愿意终生报答程婴;在程婴义无反顾地赴死后,又为他服丧、祭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氏先君遇于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2)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日:“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
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遂潜兵尾其后/顺页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B.“迁散员指挥使”、“加守太师”中的“迁”和“加”都是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变动,不同的是在文中前者表示降低官职,后者表示提升官职。
C.“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又是帝王重要奖赏物,同时也是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东晋及南朝时即盛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官员中高等级别官员乘坐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彦卿十三岁便善骑射,侍奉庄宗谨慎诚实,受到庄宗器重,常出入内室,成年之后被任命为亲从指挥使。
B.兄长叛变,符彦卿上表请求治罪,晋祖没有怪罪于他,还将符彦卿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任右羽林统军。
C.符彦卿被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主动改编军队,带领数千疲弱之卒,戍守荆州口,随后又被急召,屯守澶渊。
D.李仁恕围攻徐州时派兵牵住符彦卿的马,想随之进城,彦卿之子符昭序大义凛然,誓死护城,贼人惶恐求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2)彦卿对日:“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注:①钤辖(qián xiá),宋代武官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谥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账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历仕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为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百字令·芜城晚望

元·张翥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祠下,字暗苍苔石。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夜月琼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

注:①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境。南朝时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而死,以致城邑荒废。因鲍照《芜城赋》得名芜城,几经兴废。张翥(1287—1368),作此词时正当元代高压统治时期。②佛狸,北魏武帝拓跋焘小名,此处同辛弃疾《永遇乐》词,喻指金主完颜亮,其于宋绍兴三十一年率部渡江南犯事。③双舄:《汉书·王乔传》载,王乔治县颇具政声,当其诣京朝觐时,帝异其数来而无车骑。侦知其临至时,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伺其飞来,张罗捕之仅有一双舄(一双鞋子),后代因以“凫舄”“双舄”代指县令,此处为作者自指。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碧天向晚”二句照应诗题,展现碧天暮云、不失清丽之色,与下文的衰飒之象形成对照。
B.“鸡散台空”三句用炀帝营造“斗鸡台”“放萤院”的典故,表达作者对汉人天子故去的惋惜。
C.“恨血凝碧”典出《庄子》中“苌弘化碧”,后代常将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所洒之血称为“碧血”。
D.“夜月琼枝”三句,作者自称“淹留客”,表达了黍离之悲以外久滞他乡的身世之感,怛怛失意。
【小题2】本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援引“神鸦社鼓”这一形容升平热闹之意象入词,两者用意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晏,徐州滕人,家世力田。晏少壮勇无赖,尝率君冠行攻劫。梁末,徐方大乱,属邑皆为他盗所剽,惟晏乡里恃晏获全。
后唐同光中,应募隶禁军,寻累迁奉国小校。
晋开运末,与本军都校赵晖、忠卫都校侯章等戍陕州。会契丹至汴,遣其将刘愿据陕,恣行暴虐,晏与晖等谋曰:“今契丹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且闻太原刘公威德远被,人心归服,若杀愿送款河东,为天下唱首,则取富贵如反掌耳。”晖等然之。晏乃率敢死士数人夜逾城,入府署,劫库兵给其徒,迟明,斩愿首级府门外。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既而晖等表晏始谋功为第一,迁建雄军节度。
周祖即位,加兼侍中。广顺元年,刘崇侵晋州,晏闭关不出,设伏城上。并人以为怯,竞攀堞而登,晏麾伏兵击之,颠死者甚众,遂桥遁。遣汉伦追北数埂,斩首百余级,八月来朝,周祖以家彭城,授武宁军节度,俾荣其乡里。三年,周祖征兖州,次张康镇,晏来朝,献马七匹,赐袭衣、金带。亲
初,晏至镇,悉召故时同为盗者遗以金帛,从容置酒语之曰:“吾乡素多盗,我与诸君昔尝为之。后来者固当出诸君之下,为我告谕,令不复为,若不能改,吾必尽灭其族。”由是境内安静,吏民诣阙举留,请为晏立衣锦碑。世宗初,复请立德政碑。世宗命比部郎中、知制诰张正撰文赐之,诏改其乡里为使相乡勋德时,私门立戟。
太祖即位,进封赵国公。从征李筠,师还,改安远军节度。乾德元年,进封韩国公,上章请老,拜太子太师致仕。每朝会,令缀中书门下班。俄归洛阳别墅。四年冬,卒,年七十七。废朝三日,赠中书令。
(选自《宋史.王晏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
B.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
C.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
D.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晖为保平军节度∕章为镇国军节度∕晏为降州防御使∕仍领旧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堞,古代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既可抵挡敌人矢石攻击,也可防止人马下坠。
B.德政碑,又叫“遗爱碑”,专指歌颂官吏政绩的纪念碑,一般由百姓为卸作官员所立。
C.国公,中国古代的封爵名,一般封给有功的大臣和皇室成员,如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
D.中书,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其职能通常为辅佐主官,负责典章法令的编修、撰拟。
【小题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晏作战勇猛,讲究谋略。他年轻力壮时就威猛勇武,入伍后不久就升官至奉国小校;戍守晋州时,他闭门不战,巧设伏兵,给人怯战之感,抓住时机痛杀敌人。
B.王晏审时度势,鼓动他人。他本为后晋将领,镇守陕州时,利用契丹军入侵的机会,鼓动其他将领应该把握时机,建立功勋后另投新主,得到了其他将领的赞同。
C.王晏治盗有方,深得民心。家乡一带多盗乱,他对当年一同为盗的同伙恩威并施,先送财物、宴请,后对他们加以恐吓,盗乱轻易平息,他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D.王晏历仕多朝,深受宠爱。他在后唐至北宋的多朝都做过官;因为有军功,后汉为他加官,后周赐他财物荣誉,宋太祖为他进封爵位,朝会时让他与中书、门下官员同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末,徐方大乱,属邑皆为他盗所剽,惟晏乡里恃晏获全。
(2)晏乃率敢死士数人夜逾城,入府署,劫库兵给其徒,迟明,斩愿首级府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