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以父崧卿 , 补番禺县尉。韩侂胄举恢复之谋,诸将偾军,边衅不已。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乃遣韩元靓来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壮士遗敌书,然皆莫能得其要领。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侂胄矍然。至濠州,金帅纥石烈子仁止于狱中,露刃环守之,绝其薪水,要以五事。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至汴,见金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宗浩叱之曰:“前日兴兵,今日求和,何也?”信孺曰:“前日兴兵复仇,为社稷也。今日屈己求和,为生灵也。”宗浩不能诘,授以报书曰:“和与战,俟再至决之。”信孺还,诏侍从、两省、台谏官议所以复命。众议还俘获,罪首谋,增岁币五万,遣信孺再往。金人见信孺忠恳,乃曰:“割地之议姑寝,但称藩不从,当以叔为伯,岁币外,别犒师可也。”信孺固执不许。复命,再差抵汴。宗浩变前说,别出事目。信孺曰:“岁币不可再增,故代以通谢钱。今得此求彼,吾有陨首而已。”信孺还,言:“敌所欲者五事:割两淮一,增岁币二,犒军三,索归正等人四,其五不敢言。”侂胄再三问,至厉声诘之,信孺徐曰:“欲得太师头耳。”侂胄大怒,夺三秩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信孺使北时,年财三十。既龃龉归,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后赀用竭,宾客益落,信孺寻亦死矣。
(节选自《宋史·方信孺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偾军,边衅不   已:停止
B.侂胄再三问,至厉声之 诘:追问、责问
C.和与战,再至决之   俟:伺机
D.宾客益落,信孺亦死矣 寻:不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未冠”。
B.荫:古代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
C.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作国家的代称。
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三秩,即三级或三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信孺才能出众曾得到周必大和杨万里的赞赏。与金国交涉时,都督府派去的人不能领会敌方要领,而方信孺出使时能从容地与金国周旋。
B.方信孺临危不乱。他首次出使金国,遭到囚禁,被断绝柴火、饮用水,还受到威胁,但仍沉着冷静,坚决不答应金国提出的五个停战条件。
C.方信孺坚守气节。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同意金国提出的交出主谋的无理要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朝廷尊严。
D.方信孺勇于维护朝廷利益。他三次出使金国,先后拒绝了金国提出的增加岁币等有损国家利益的要求,使敌方的贪欲无法轻易得逞。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
②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01 12:38: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古代诗歌阅读

元好问②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注:①外家:作者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父的娘家。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金哀宗天兴二年春,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监管。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乡不久。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诗人选取“秋悟”“风暴”“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准确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
B.“高岸移深谷”一句虚景既比喻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映衬,虚实结合,更增悲壮之情。
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栗觅梨的儿时欢乐相对照,抚今忆昔,无限感伤。
D.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作者遭遇与金源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
E.“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每欲与官,妃辄之 阻:阻止
B.宰不知,怒,至庭下曰   引:拉,牵引
C.白时卧庐山,为僚佐 辟:征召
D.璘败,累浔阳狱 系:联系,关联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枹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出生带有传奇色彩,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后经贺知章的推荐,被任命为供奉翰林。
C.无论是“力士脱靴”,还是“乘醉骑驴”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当李白受牵连下狱时,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小题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柯九思

徐显

柯九思,字敬仲,台州仙居人也。父谦,由文学掾为江浙提举。九思以父荫补华亭尉,不就。遇文宗皇帝于潜邸,及即位,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书法名画,咸命鉴定,赐牙章,得通籍禁署。念其父谦善教,锡碑名“训忠”,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之,宠顾日隆,由是言者见忌。

公乘间跪白上曰:“臣以文艺末技遭逢圣明,而踪迹孤危,殒越无地,愿乞补外以自效,庶几仰报日月照临之万一。惟陛下哀怜幸甚!”上曰:“朕在,汝复何忧?”翌日,御史章入不报故事,谏臣言不行,则纳印请去。上重违谏臣意,而虑危公,召公谕之曰:“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敕中书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公拜且泣,辞出,而中书竟诏不行。

未几,文宗崩殂,公因流寓中吴。予获从公游,语及先朝,则诵其所为诗,呜咽流涕。夫人情群居相聚则欢,相离则思,况以布衣获人主之知,抱乌号而无可宣者乎?此亦人情之所至悲也。乙巳,公与临川饶旭及予出游于上方,移舟陆庵,暨临海陈基、吴人钱逵皆会丙午过灵岩,遂天平,拜文正祠,宿留六日始归,盖欲其梦也。辛亥丙夜,暴得风疾,越六日丁巳卒,年五十四。

公善写竹石,始得笔法于文同,尝自谓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虽其妙至不言,然其生意飞动,有龙翔凤翥之状,故四方大夫士争宝爱之。又善鉴识金石、鼎彝之器。时吴人陆友号为博物,亦叹以为不及。有《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之序。公没后,皆散失不传,独有诗二卷藏于家。

论曰:唐郑虔以才艺遇玄宗,号称“三绝”,特置广文馆,命虔为博士。而晚节流落,君子惜之。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

(选自《稗史集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之   旌:表彰
B.而中书竟诏不行   格:删除
C.遂天平  次:停留
D.盖欲其梦也 厌:满足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宗把内府所藏书画全部交给柯九思鉴定,赐给他牙章,让他得以遍览宫内的书籍。
B.柯九思因遭忌恨,就找机会向皇帝请求,愿意到京城之外继续为皇帝贡献自己的力量。
C.文宗驾崩后,柯九思流落寄寓在中吴,与他夫人谈话时谈到文宗,就吟起诗痛哭起来。
D.柯九思在文学方面也有所成就,著有《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他作了序言。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已敕中书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
(2)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
【小题4】柯九思的艺术成就有哪几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