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  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小题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是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小题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小题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典故是诗歌中经常借用的手法。杜甫在《蜀相》中借用诸葛亮,联想到他鞠躬尽瘁,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典故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吴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借用周瑜的典故,来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5 09:45: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金】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干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饮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①人鬼:指三峡中的南鬼门和北入门。②一峰:指黄河中的砥柱山。③骑鲸客:指李白。陆游《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李东阳《李太白》:“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词起首句“黄河九天上”与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所造之境极为相似。其后三句,写黄河之长、黄河之险。
B.“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具体地描绘出黄河水浪之高,高过千仞;水浪之急,可比钱塘怒潮。高险,壮观,形神兼备。
C.“仰危巢,双鹄过,杏难攀”三句,反用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鹘之危巢”句意,其中“危”即“危险”之意,可谓一字传神,突出了砥柱山之高峻艰险。
D.上阕写景按空间方位顺序:由近及远,从低到高,富有层次。描写方法:虚实结合,动静掩衬,相映成趣。
E. 就全词而言,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诗人既写出了三门津雄险的气势,又融进了自己的人生体验;景物雄伟壮阔,感慨亦激愤难平。
【小题2】词的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君曰:“此不足为也。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
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
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如期必于秋。”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

(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君往见(_________)    (2)君既(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治疾多奇(_________)
A.验证   B.经验   C.灵验   D.试验
(2)而吾不及,命也夫(_______)
A.参与   B.预先   C.料想   D.预兆
【小题3】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小题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小题5】第①段中葛乾孙“不复应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第②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葛乾孙形象的?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