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殆:死,指遇难 |
B.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意:料想,预料 |
C.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许:同意,许可 |
D.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向:先前 |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之生也幸 / 复高祖之业 |
B.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
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 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
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 敢以烦执事 |
【小题3】下列对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文章一开始便满含自责,文天祥觉得作为人臣人子,在国难当头之时,自己既不能尽忠,也不能尽孝。 |
B.文中表达对“义”的理解表达了两层含义:在无法解救国难之时,以身殉国,这是义的表现;隐忍南归,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去“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这也是义的表现。 |
C.这段文章以记叙、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感情色彩非常浓烈,以慷慨激昂的言辞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正是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国家。 |
D.文章从正面阐述了文天祥的报国心愿,表现了他作为正直人士的代表所能体现的最高思想境界。 |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2)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葬,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