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①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①嵩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市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A.上片开头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展现了典型的塞上风光和军营景象。 |
B.下片开头两句,直接呈现了军队兵多势重,作战威猛,取得战斗胜利的壮观场面。 |
C.“春闺月”照应“秋风”,写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望着丈夫秋天出征,春天能凯旋。 |
D.词最后三句,虚写遥远后方的情事,边关战事转换成春闺佳人,一张一弛,情趣盎然。 |
E.全词襟怀开阔,意气风发,始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