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林江山•暮春

[宋]赵长卿①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释)①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这首词写在“靖康”之变后,宗室纷纷南迁,定居临安一带。
【小题1】结合上片分析,首句两个“尽”字塑造出怎样的词人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小题2】赏析下片中“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一句。
【小题3】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7 04:0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南宋)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ƒ,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①差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诗经• 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②天涯芳信:指出外的人给家中妻子的信。③翠黛双峨:指闺中少妇。
【小题1】下列对词的理解赏析有错的两项(   )(   )
A.“去年尘冷”,“冷”字用得好,它是说环境冷清,同时暗示物是人非,这为下文写女子埋下伏笔。
B.“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两句抓住“飘然”“快拂花梢”“分开红影”等细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掠过花的枝头,在花丛中自由飞翔的情景。
C.“又软语商量不定”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燕子写得像恋人一样在商量着什么,十分亲昵亲热。
D.“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写双燕贴地低飞,好像在比赛,看谁飞得快,像飞行表演一样。
E. 这首词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主要刻画的形象就是一对成双成对、相依相偎、活泼可爱的燕子。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青 玉 案
黄公度①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注)①黄公度:南宋主战派。作此词时词人在泉南任职,秦桧假借君命令他速回都城临安。②裛(yì):沾湿。③燕支雨: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三句看似是词人在责怪晨鸡不懂离人之苦,实则是表达其不愿离家又不得不去的矛盾心理,这种迂回用笔的写法更具艺术表现力。
B.“霜桥月馆,水村烟市”采用列锦(即意象组合)的手法,对“霜桥”“月馆”等旅途的景物做了细腻描绘,通过画面的组接,营造了孤寂的氛围。
C.词的结尾以景语作结,描写词人倚着栏杆悄然无语,独自伫立在暮色笼罩的长空之下。此处“无语”胜似有语,意境深远,含而不露。
D.本词词风柔美,缠绵悱恻,采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法,婉而多讽,尽显风雅遗风。所谓“气和音雅,得味外味者”,即此也。
【小题2】清人张惠言在《词选》序中说,词是“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请结合该词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本词写于词人统兵收复襄阳六州驻兵鄂州时。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全词采用散文化笔法,所写有歌舞之欢、沦陷之乱、恢复之志、凯旋之思,当年、而今、来日,事情交织,纷至沓来。
B.词的上阕词人着力描写风尘之恶,写出了当时铁骑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的景象,堪称千村寥落,民不聊生。
C.词人写北方铁蹄践踏占领区,情景惨痛,与记忆中北宋朝廷的歌舞升平景象形成强烈对比,可谓繁华成空,惊心动魄。
D.词人用《汉书》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达他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而“何日提锐旅”反映出词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
E. 南北两宋之交,豪放词风完全取代了婉约词风,艺术风格的转变根源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了词的时代性主题。
【小题2】本词从登黄鹤楼“遥望中原”写起,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