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13 10:47: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高阳台·送陈君衡①被召
周密②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①陈君衡,作者友人,宋亡之后,被元朝征召至大都做官,临别之际,作者作此词为他送行。②周密,南宋词人,宋亡后隐居不仕。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前三句描写送别场景,作者用雄健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气象阔大、色彩鲜明、热烈而又整肃的郊野送行图。
B.“宝带金章”表明人物身份,同时暗示此次大都之行的缘由。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勒出人物潇洒的风神。
C.“纵英游”等三句,实写友人一路之上,登山临水,笳鼓喧喧,车马阗阗,乘骏马,携名姬,何等风流旷达!
D.下片前三句,设想友人远去冰河之域的情景,这雄浑壮阔的景象与上片送别哀伤的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E. 全词既写眼前实景,也有想象中虚景,虚实结合,深沉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复杂情感。题作“送”之,实即留之。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西湖怀古①
[南宋]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②,天吴③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①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②力士推山:指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个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个力士,能徙山。”③天吴:天吴,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第一二两句的写法与柳永《望海潮》开头两句的写法颇为相似,都是从大处落墨,概述西湖或钱塘的非凡气象,接着才作具体描述。
B.上阕第三到第八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描写西湖繁华、优美的景致,以美景烘托哀情,为后文抒兴亡之思、郁愤之感作铺垫。
C.下阕的第六到第八句,作者忽发奇想,希望有力士、天吴出来移山填水,把西湖改造成为农桑之地。这种写法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奇情壮志。
D.这首词,由怀古到伤今,由现实到幻想,笔力千钧,慷慨而不哀怨,悲壮而不凄凉。尤其是下阕的超奇想象,让情感表达得含蓄深刻。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