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注】①管倅:作者的老朋友。倅(cuì),州郡的副官。②无据:无端,无边无际。
【小题1】除了直抒胸臆,这首词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抒发情感?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17 01:3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卜算子
吴潜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抖擞长安车马尘,眼底青山好。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极目烟波万顷愁,此意谁知道。
【注】①吴潜,南宋著名主战派官员。本词大约写于他赋闲之时。②长安车马尘,借指仕途上的纷扰与不顺。③悠悠,忧愁思虑的样子。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二句运用拟人手法,说春天来到了西湖,处处是盛放的梅花,一个“笑”字赋予梅花喜悦欢愉之态,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的西湖早春图。
B.三四句中的“车马”一词饱含深意,如同“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马”一般,借指仕途上的纷扰与不顺。
C.五六句以叠词“悠悠”写出词人忧愁思虑的样子。年岁在赋闲中流逝,表现了满腔的报国之志无处抒发的酸楚以及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
D.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是以乐景写哀情,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西湖美景,反衬出词人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无限哀愁,更増一倍之哀。
E. 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深沉而强烈,忧时伤国之情流露字里行间;表达情感的方式迂回跌宕,看似欢喜实则悲愁,颇具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之韵。
【小题2】极目烟波万顷愁”让你想到李煜《虞美人》中的哪两句词?二者有何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永遇乐

刘辰翁①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②,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睛,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③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④今夜,此若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⑤无寐,满村社鼓。

注 ①创作此词时,临安被元军占领已两年,南宋残余政权濒临灭亡,词人蛰居在临安附近乡村。②李易安《永遇乐》:李清照南渡后,常怀京洛旧事而赋上元《永遇乐》词。③缃帙:书籍、书卷。④鄜州:州名。“安史之乱”中杜甫被叛军困在长安,写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诗句。⑤釭(gāng):油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明云淡,景色可嘉,却引发词人突兀一问,这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忧伤。
B.元宵节全城因风雨而冷落不堪,无处游玩,词人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C.词人写李清照的经历、心绪,实则是抒发自己与李清照相同的郁闷之情。
D.词人无路可走,无家可归,申诉了流离之苦,更突出了深沉的家国之痛。
【小题2】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