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②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词开头一起用了两个偶句,写登楼之所见。“满”“带”“浅”三字用得尤为精妙传神,把稀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凄凉的心境交融在一起,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忧伤底色”。
B.“二十年重过南楼”,作者以时空交错的技法把词笔从空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以虚间实,别起波澜。“过”点明此行不过是暂歇而已,为下阕的“旧江山浑是新愁”作铺垫。
C.“柳下……”三句,用“犹”“能”“又”三个虚字呼应提携,更使词意跌宕,为追怀昔游、感慨苍凉的画幅,又涂上浓重的一笔,能将词人灵魂的皱折淋漓尽致地揭示无余。
D.“黄鹤断矶头”一句中,“矶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随意之笔,见出词人锤炼语言的功夫。可印证朱光潜先生所论的文字与意境、感情有密切关系的观点。
E. 本词章法谨严浑成。卒章三句写买花载酒,是想要重温少年冶游放荡之乐。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则纵去也无复当年乐趣,表示了否定的态度,“少年”与上片“能几日,又中秋”相绾合。
【小题2】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23 01:0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易》。

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再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之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谪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能《易》 受:传授
B.石曼卿致之曰 因:通过
C.曼卿师鲁曰 报:上报
D.母忧 丁:遭逢
【小题2】下面与李挺之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挺之恭敬地侍奉经常怒斥他的师长河南穆伯长。
B.李挺之被邵尧夫成功劝说学习关于万物的“性命之学”。
C.范忠献被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一人赶到洛阳见他。
D.刘仲更的历法远出古今,跟李挺之传授有密切关系。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⑵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
【小题4】请翻译下列课内文言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