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南歌子(荆溪寄南徐故人)》
赵长卿【1】
春思浓如酒,离心乱似绵。一川芳草绿生烟。客里因循重过、艳阳天。
屈指归期近,愁眉泪洒然。无端还被此情牵。为问桃源还有、再逢缘。
注释:【1】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 宋宗室,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
【小题1】下列对于本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春天来临,诗人斟酒自娱,但因故人又不在身边,所以即便面对无限春光,却仍然离心顿起。
B.“一川”一句写出了在农家袅袅炊烟的笼罩下,平野上无边无际的芳草沁出的翠绿生机,让人流连忘返。
C.词的上阕写出了春日的美好,也写出了独居异乡的愁苦,大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表达效果。
D.虽然无端地愁眉难展,泪流满面,但一想到归期已屈指可数,内心依然还有难以抑制的喜悦。
E. 全词结尾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意在表明虽然自己远离尘世,过着隐居生活,却仍然担心无法和老朋友再相见。
【小题2】词人通过本词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词加以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9 01:02: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梅引 忆江梅
洪皓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使南来,还带余杭春信到燕台?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愬谁!
空凭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注:①词人于建炎三年披任为“通问使”出使金,被羁留金国,历经磨难始终坚贞不屈。词人在词序中说,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②柳宗元《早梅》“欲为万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词人长期流徙在方,无限深情的向往着江南,遥问梅花现在有几枝开花怒放,其实是抒发思念之情。
B.“余杭春信”“寒英”就是梅花,问号表明这是词人的一种愿望,词人希望使者带来梅花,自己好把它送给远方的人,用以安慰远人。
C.词人化用柳宗元《早梅》的诗句,担心远隔山水,使者带来的梅花只怕已经凋落了吧,借以抒发对忠良凋谢的愤慨之情。
D.词人将插满繁花的胜事托于来日,打算独自吟诗讽诵,又怕一夜风吹花枝职零理想成泡影。
【小题2】“空凭遐想笑摘蕊”中的“笑”宇时人寻味,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赏析词人的“笑”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雨中花

高观国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注)①高观国,南宋词人。开禧元年(1205)七月,史达祖随李壁使金祝贺金主完颜璟的生辰。吟社词友为他送行,其好友高观国写下本词赠之。②旆:古代旗末状如燕尾的垂毓,此泛指旌旗。③客应星汉,借用“乘槎上天河”典故喻指出使。④颖露囊锥,用毛遂“锥处囊中”之典。⑤呼韩,即汉呼韩邪单于,这里指金主。⑥寄梅句用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的典故,梦雁句用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句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旆拂西风……盛世衣冠”用旌旗、“玉节征鞍”、“缓带轻裘”等意象极力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表现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奢侈。
B.“吟倦……关山”句视野开阔,意境高远。词人猜想,西湖边的吟咏作诗,已令友人产生缕缕倦意,正好趁此行一睹北边边塞的关山。
C.“过离宫……泪应弹”承接前句“看北塞关山”,虚写友人出使路上的所见所感,“离宫禾黍”“故垒烟尘”为已废弃的故国宫苑和堡垒工事。
D.“文章……何难”赞扬了史达祖的才能,预示了史达祖能完成任务。“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可看出史达祖准备借此次出使消灭金国。
E.“情寄……霜寒”,虽连用典故,但并不晦涩,读者即使不知所引典故,也可从“情寄”“梦随”处领会诗意,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
【小题2】作者借本词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①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②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④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⑤,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注)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②骢,音cōng,青臼杂毛的马,今名菊花青马。③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④燕然:即燕然山。《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干余里,臀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⑤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起首三句表现了主人公精通韬略,武艺高强。“乌丝阑展,醉墨龙跳。”形容主人公展开绢素,任意挥毫,其书法矫健有力,有如蛟龙跳跃。
B.“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用典抒情。“请缨”语本《汉书·终军传》:“(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阕下。”这里借此典故,抒发了词人矢志报国,立功塞外的豪情壮志。
C.“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样都运用间接抒情的手法,在词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词的下片语气陡转,充满了时代悲凉与家国身世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功名未就、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小题2】刘克序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抒情方式、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相同相似之处,请你就三个方面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