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小重山 惜别 何大圭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注】①玉船:亦称“玉酒船”,酒器名。
【小题1】上阕前三句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2】下阕是如何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26 11:0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 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戴词显得气势平淡,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戴词以议论入题,感情深沉。
B.“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运用对偶手法,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貔虎”比喻勇猛的军队。
C.“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诗句写出了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历史的往事、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长江水而流逝,即事悟理。
D.“杨柳为谁春,摇金缕”与 姜夔的《扬州慢》结尾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用写哀景抒发悲情的手法 。
E. 本词上片末尾句使用了过渡,“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传神地写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用“今如许?”转折一问,将目击伤心的国事全融入问中。
【小题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各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注)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①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戴复古,出生于1167年,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戴复古为人正直爱国,他生活的时代,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

【小题1】下列对本词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显得起势平淡,愿不如苏词开头几句的气势雄伟;戴复古以朴素的叙事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
B.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戴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别是一种写法。
C.结尾三句,词人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传递出因自己感时伤世,再也无心观赏眼前美景的情绪.
D.上阕尾句“今如许”三字语义转折,提出疑问,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其中既有对三国往事的无尽感慨,也有对时代的伤感。
E.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
【小题2】与苏词相比,本首词在描写战争场面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