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②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注释】①端溪石池:指端溪砚。②行:将要。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诗人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第六句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
C.第八句紧承“复把酒”,形象写出诗人酒醉后恍惚迷离的神态。
D.结尾两句以“何时”发问,表达了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愿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10 11:0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夏感事①
陆游
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病起兼旬②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①此诗作于孝宗即位之初,隆兴元年夏(公元1163年),时诗人自临安返山阴故里,借居云门寺。②兼旬,二十来天。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题为“新夏感事”,是借立夏之景抒发对时政的感怀,从中可窥见作者念念不忘国家之心。
B.首联写立夏之时的景物之新,此时已是百花已谢尽而绿树成荫,满眼一片新绿,故作者称其为新夏,既写所见之景,也写内心新的感受和感悟。
C.颔联写作者因为自己大病初愈,二十多天没有喝酒才能在立夏时的四月第一次听到黄莺的叫声。
D.尾联将自己的欣喜变得有些若狂之态,“唯有涕纵横”表现了作者不仅为圣主的开明而欣喜,也为自己能亲眼见到国家太平而高兴。一句“圣主不忘初政美”既含讽谏之意,又有感激之情。
E. 如果说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是感事的一部分,那么,他所感的时政之事才是作者的本意。“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 反映出当时政治上对他的长期压抑。而此时却有一种由衷的期待与欣喜。
【小题2】全诗以新夏之景为触发点,抒发了哪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