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卜算子
吴潜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抖擞长安车马尘,眼底青山好。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极目烟波万顷愁,此意谁知道。
【注】①吴潜,南宋著名主战派官员。本词大约写于他赋闲之时。②长安车马尘,借指仕途上的纷扰与不顺。③悠悠,忧愁思虑的样子。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二句运用拟人手法,说春天来到了西湖,处处是盛放的梅花,一个“笑”字赋予梅花喜悦欢愉之态,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的西湖早春图。
B.三四句中的“车马”一词饱含深意,如同“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马”一般,借指仕途上的纷扰与不顺。
C.五六句以叠词“悠悠”写出词人忧愁思虑的样子。年岁在赋闲中流逝,表现了满腔的报国之志无处抒发的酸楚以及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
D.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是以乐景写哀情,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西湖美景,反衬出词人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无限哀愁,更増一倍之哀。
E. 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深沉而强烈,忧时伤国之情流露字里行间;表达情感的方式迂回跌宕,看似欢喜实则悲愁,颇具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之韵。
【小题2】极目烟波万顷愁”让你想到李煜《虞美人》中的哪两句词?二者有何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21 12:0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格天阁

(宋)罗大经

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每出游饮,必委之办集。既登第及中词科,靖康初,为御史中丞。

金人陷京师,议立张邦昌。桧《议状》,大略谓:“赵氏传绪百七十年,号令一统,绵地万里;子孙蕃衍,布在四海;德泽深长,百姓归心。只缘奸臣误国,遂至丧师失守,岂可以一城而决废立哉? 若心欲舍赵氏而立邦昌,京师之民可服,而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而天下之宗子不可灭。望稽古揆今,复君之位,以安天下。”虏虽不从,心嘉其忠,与之俱归。

桧天资狡险,始陈此议,特激于一朝之;既至虏廷,情态遂变,谄事挞辣,倾心为之用。兀术用事,侵扰江淮,韩世忠邀之于黄天荡,几为我擒,一夕凿河,始得遁去。再寇西蜀,又为吴玠败之于和尚原,至自髡其须发而遁。知南兵日强,惧不能当,阴与桧约,纵之南归,使主和议。

桧至行都,绐言杀虏之监己者,奔舟得脱。见高宗,首进“南自南,北自北”之说。时上颇厌兵,入其言。会诸将稍恣肆,各以其姓为军号,曰“张家军”“韩家军”。桧乘间密奏,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上之动,遂决意和戎,而桧专执国命矣。

方虏之以七事邀我也,有“毋易首相”之说,正为桧设。洪忠宣自虏回,戏谓桧曰:“挞辣郎君致意!”桧大恨之。厥后金人徙汴,其臣张师颜者作《南迁录》载孙大鼎疏,备言遣桧间我以就和好,于是桧之奸贼不臣,其迹始彰彰矣

方其在相位也,建“一德格天之阁”,有朝士贺以云 :“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桧大喜,超擢之。又有选人投诗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蛾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 。”桧益喜,与改秩。盖其胸中有歉 ,故特喜此谀词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余观唐则天追贬隋臣杨素诏曰:“朕上嘉贤佐,下恶贼臣,尝欲从容于万机之暇 ,褒贬于千载之外;矧年代未远,耳目尚存者?”夫杨素异代之奸臣,则天一女主,尚知恶而贬之,矧如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上通天,其可赦乎?开禧用兵,虽尝追削,嘉定和戎,旋即牵复,是可叹也!

注释:①格天阁:秦桧任宰相后所造,是“一德格天之阁”的简称。格,感通;格天,封建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②挞辣:完颜昌,金大将,女真族。③矧:shěn,何况。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桧《议状》    陈:上奏
B.特激于一朝之  谅:诚信
C.有朝士贺以云  启:启发
D.耳目尚存者 耳目: 耳闻目睹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京师之民可服  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为王
B.阴与桧约 家祭无忘告
C.上之动,遂决意和戎    天下笑者,何也
D.上通天,其可赦乎 权起更衣,肃追宇下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
秦桧年轻时游学太学,记忆广博工于写作,善于做些卑鄙的事情
B.既至虏廷,情态遂变,谄事挞辣
已经到了敌方朝廷,感情和态度就变了,向挞辣献媚
C.故特喜此谀词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所以特别欢喜这些阿谀奉迎的话作为遮盖的办法,真是乱国的奸贼呀
D.矧如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
何况像秦桧这样的人,秘密地遵奉敌人的阴谋,胁迫国君而贻误国事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只缘奸臣误国,遂至丧师失守,岂可以一城而决废立哉?
②于是桧之奸贼不臣,其迹始彰彰矣。
【小题5】文章题目“格天阁”有什么含义?
【小题6】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谈谈岳飞和秦桧这两个人物在你心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