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定风波·杜鹃花
辛弃疾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
[注]①语出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着一“过”字,使全词文势急转直下,点明时序的变化,道出春光难留,美景不再的怅惘。
B.“杜鹃”句化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借望帝杜宇魂化杜鹃望国而啼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C.下阕用当年蜀宫的宫女之多来比拟杜鹃花之多,以哀景写哀情,增强了作品的感伤色彩。
D.词作结尾运用设问的方式,直抒胸臆,警示人们只有学会珍惜,才能真正拥有美好事物。
E. 作者以“杜鹃花”为核心意象,营造岀凄风苦雨的意境,以象征南宋王朝国运的风雨飘摇。
【小题2】这首词在意象运用上颇具特色,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19 10:12: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满江红·点火樱桃

南宋·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茶蘼如雪。春正妤,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横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此词写于辛弃疾投归南宋,被排挤闲居期间。②荼蘼:茶靡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放,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③龙孙:笋的别称。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是
A.上片着力表现“春正好”之景。樱桃如火,茶蘼如雪,龙孙破壁而出,雏燕力弱试飞,黄莺娇声唤友,从视觉和听觉上表现力春天的艳丽鲜明与活力生机。
B.词人并未因“春正好”而欢喜,反而因此生愁。此愁难消,词人向春天发出怨恨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表达出词人抑郁烦乱的心绪。
C.下片化用“庄周梦蝶”,抒写词人梦中也不能回乡的怅恨;又用“子规”这个意象来刻画月夜思归的环境,烘托词人有家不能归的无奈与伤感。
D.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没有选取与愁绪情调一致的落花飞絮、凄苦风雨来表现,而是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下片刻画词人的抒情形象,既有动作、心理、语言描写,也有环境点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