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醉中作
陆游
淋漓百榼①宴江楼,秉烛挥毫气尚遒。
天上但闻星主酒,人间宁有地埋忧。
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
戏语佳人颦一笑,锦城②已是六年留。
(注)①榼(kē),盛酒的器具。②锦城,指成都,陆游自乾道八年(1172),因积极主战,被排挤出朝廷到成都,至淳熙四年,正是六个年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淋漓百榼宴江楼”呼应标题,说自己在江楼饮酒,“淋漓百榼”描写诗人酣饮之状。
B.“秉烛挥毫气尚遒”放笔直抒,表现诗人醉中秉烛挥毫;意气道劲;诗酒自娱的文雅形象。
C.颔联紧承上文,转而抒发内心的极度忧愤,内心的忧愁实在无法排遣,只好借酒浇愁了。
D.“生希李广名飞将”借汉代名将李广故事,表现自己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人生理想。
E. “死慕刘伶赠醉侯”借西晋名士刘伶故事,表现诗人不慕名利,笑傲王侯的人生态度。
【小题2】联系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戏语佳人颦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这两句诗内容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19 09:1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已。及抛江过下,嵌岩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嵌岩穴,怪奇万状 窦:孔、洞。
B.舟行颇迟,又秋深缩 潦:积水。
C.庙祝云,山有鹘甚多 栖:居留,停留。
D.舟人指点岸如 赪:赭色。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舟中望山,突兀已 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
B.①列置烽燧,此山当是一也 ②及抛江过下,嵌岩窦穴
C.①徙倚久而归 ②皆以杏仁澄
D.①复小艇游庙中 ②实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游记,作者用精彩而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描绘山川景物的形象,并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
B.作者在描写众多景点时,一是抓住了景点之间的联系,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C.作者用笔灵活多变,最为详尽地描写了大孤山和对小孤山的景物,从多个角度充分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D.文章在记述中随时触合抒情和议论,并引用了传闻轶事、前人诗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2)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落梅
刘克庄(宋)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落梅
陆游(宋)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注释:①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今广东一带,暗用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②饕:凶猛。
【小题1】下列与本诗相关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在“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中均占一席之地,可见其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高。
B.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本诗中的“骚人”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C.“可堪平砌更堆墙”与“雕栏玉砌应犹在”中的两个“砌”字意思相同,均指的是台阶。
D.古人常用方位词来形容四季之风。如东风常指春风,给人温暖祥和之感,刘诗亦是如此。
【小题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衰败的落梅图,奠定了全诗凄怆的基调。
B.刘诗中“堆墙”与后面的“多莫数”相呼应,写出了落梅之多。
C.刘诗前三联重在写景,在景中寓理。尾联展开议论,画龙点睛。
D.陆诗第一句写出了梅花在风雪摧残之下,仍旧傲然挺立的姿态。
【小题3】“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一联运用了典故,使诗句内涵更加丰富。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B.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D.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庆庵寺桃花》
【小题4】同是写落梅,刘诗与陆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