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注)①箨: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笋壳。②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插”“编”“护持”等一系列动词描写出了作者劳动的繁忙和对新竹的喜爱。
B.陶醉在繁茂竹林深处感不到时间的流逝,不觉间赤日西沉,凉风吹起秋天已到。
C.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逼真地再现新竹成长过程,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影。
D.本诗作为七言律诗对仗工整,情景两契,意境双偕;语言简练质朴,清新自然。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16 02:5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以寄好友师伯浑为名,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以及理想破灭之慨。
B.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C.上片举雁门西、青海际这两个地方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词人不胜悲凉,充满了自怜自伤之情。
E. 作者将梦中与梦醒的所闻所见加以对比,由悲凉转入豪迈,再转升为亢进,不仅形成了语势的跳跃顿挫,而且更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小题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