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注)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光州:今河南潢州,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
【小题1】词的上片主要叙述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小题2】词的下片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的场景有怎样的特点?
【小题3】“只愁飞诏下青冥”一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0 07:3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②愧少知己,碧玉③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④萧萧入短襟。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④劲气:寒气。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挑灯看剑”化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成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泪痕深”三字则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之后的心理状态。
B.颔、颈两联,一叹知音少,一抒故乡情,既应题,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又以家乡之思暗寓亡国之痛,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C.颔联前句说空有黄金之台,后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降臣们为伍的坚贞节操。
D.尾联故意宕开,由写景转入抒情,用梧桐语、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为上文中已经酝酿出来的感情设计了大自然的深沉回响,因而使作者的“浓”愁有充溢寒空、侵凌肌肤之势。
【小题2】诗的颈联“万叶”“一灯”两词颇有韵味,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宴清都
卢祖皋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
【注】①琼管:古时候一种测量节候的竹管。据传旧时人们将芦苇这灰分装在十二律管,置于密室之中,到了某一节气,相应的律管中的灰便会飞出来。故有词中此说。②江城:这里指杭州。③泮:融化。④梁苑:园囿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汉代梁孝王所筑。⑤鸾分鉴影:典自范泰《鸾鸟诗序》,是讲一只鸾鸟失群后,照镜悲鸣,哀戚而亡的故事。后以此比喻爱人分离或失偶。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春讯”七句描写了琼管灰飞,啼鸟声乱等初春景色,从自然与人事的声、色、香、暖等种种角度,渲染江城春色之绚丽与温馨。
B.“醉梦里年华暗换”,写时光流逝之迅速和词人恍惚不觉之心态,感叹年华逝去,光阴虚度。
C.“料黛眉”三句用语新丽精巧,写词人所看到的如黛眉般的垂柳又将隋堤重新铺满,鲜艳的花朵开满园林的初春景象。
D.“新来雁阔云音”一句描写了新飞来的大雁在辽阔无边的云天上悲鸣的叫声,渲染了悲戚的气氛,引人哀愁。
E. “春啼”三句描写了庭院中或是春雨如泣纷飞淋漓,或是云层若愁月光暗淡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了词人悲凄之情。
【小题2】最后两句“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是什么意思,是怎样抒发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