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①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②城阙又秋砧。
(注)①列圣:指历代帝王。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写自己这半年“闭户废登临”,起笔沉郁,引发读者关注,次句点明原因是自己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
B.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很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出作者的孤独苦闷之状、忧缠愁结之深。
C.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并进一步暗诉愿望,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恩泽天下、守住中原。
D.本诗景情交融,虚实结合,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在一起,意味悠长。
【小题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尾联所包含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7 10:54: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
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此时陆游被罢官回山阴家居十几年,已是七十六岁的高龄。
②郑虔,文才很高,诗、书、画曾被唐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而嗜酒。
③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指书信。
【小题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合理的两项是
A.诗人的山阴故居,乃水乡泽国,家中备有小船,他卧于舟中,想起在朝为官的旧友都已作古,不禁心 生感慨。
B.额联写秋风秋雨声惊醒了诗人的美梦,把他从梦寐以求的万里关河之境拉回到束手无为的咫尺小舟之中。
C.颈联写诗人梦醒后叹息郑虔有才却生活困顿,李广功高却难以封侯,表达怀才不遇、功业难成的愤慨 之情。
D.尾联诗人笔锋一转,回忆少年时代自由自在,不识人间愁苦滋味,只在精美的信笺上写些多愁善感的 词句。
E. 全诗结构严谨,首联中之“卧扁舟”,对上而言,紧承诗题《枕上作》之“枕上”,对下而言,开启“孤枕梦”的出现。
【小题2】诗人罢官还乡,其情感异常复杂,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后面各题。
甲词《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乙词《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小题1】下面的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驿外断桥边: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这句是说,梅花开在驿站外面的断桥旁边。寂寞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即无人过问。这句是说,冷冷清清,无人过问。
B.无意苦争春:苦,竭力。无意,没有心思,不愿。这句是说,梅花不愿意竭力争夺春光。一任群芳妒:一任,完全听任。这句是说,百花要嫉妒,那就由它们去嫉妒吧。
C.零落成泥碾作尘:零落,凋零落地。这句是说,梅花飘零凋落,被碾成泥尘。只有香如故:只有梅花的香气和故乡的梅花香气一样。
D.犹有花枝俏:俏,秀丽、挺拔。这句是说,还有梅花在傲寒盛开,挺拔秀丽。待到山花烂漫时:烂漫,光彩夺目的样子。这句是说,等到春到人间,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
【小题2】比较两首词的相同点,不当的一项是(  )
A.题材相同
B.形式一样
C.都只是赞美梅花不争春,别无他意。
D.都是托物咏怀
【小题3】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陆游的词前四句写梅花的处境和遭遇,后四句写梅花的态度和节操。词里的梅花可以说是作者的化身,表现了作者遭受风吹雨打,无可奈何而又孤芳自赏的情绪。
B.***的词从梅花在冰雪里的“俏”写到在花丛中的“笑”,可见梅花是胜利者,词中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陆游是在极力主张北伐中原,收回国土而遭到投降派排挤打击之后托物咏怀的,词中“只有香如故”写陆游孤芳自赏、心灰意冷。
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主席笔下的梅花,虽然所处环境恶劣,但梅花开放在悬崖峭壁之上,表现了梅花傲寒斗雪的坚强性格。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是他在舟中所作。②吴樯,归吴的船只。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第一、二句写作者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尚远。
B.上片写到作者船抵武昌,系缆洲边,看见了日思夜想的那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
C.上片最后一句,一个“认”字,便能看出此行是归途重游,因为有前游印象,所以可以对照辨认。
D.词的最后三句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句,有相似之处。
【小题2】陆游在蜀地时,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提到“吴樯”,表现了他归心之急。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作者思归之情的诗句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小题3】“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语意丰厚,有人考证这源于杜甫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得舍弟消息》中的“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请结合以上内容,简要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