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
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时中宗每北门起居,因得谒陈秘计。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李多祚等千骑五百人讨贼。令湛、多祚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譟,时武后处迎仙宫之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彦范进曰:“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託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烝乱,由是朋谗奇中。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赐姓韦,同后属籍,锡金银、锦绣,皆以铁券恕十死,令朝朔望。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猥曰:“此殆彦范辈为之。”命御史大夫李承嘉鞫状,物色其人。承嘉即奏:“彦范、晖、柬之等暴讪摇变,内托废后,而实危君。人臣无将,当伏诛。”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子弟年十六以上谪徙岭外。三思又讽节愍太子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虑五人者且复用,乃纳崔湜计,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
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
(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彦范有勇有谋。桓彦范曾参与制定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计划,统领禁军,并在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行动中身先士卒。
B.桓彦范忠于中宗。诛杀张易之后,桓彦范逼迫武则天传位给中宗,武则天无奈之下,让出皇位。
C.桓彦范遭到武三思陷害。武三思曾诬陷桓彦范是王同皎的同党,后又用韦后事件再次陷害他,使桓彦范被流放。
D.桓彦范惨死他乡。武三思担心桓彦范等人以后再被起用,于是派遣周利贞假托皇帝的命令杀了桓彦范。桓彦范死时场面十分悲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27 09:36: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首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光弼严毅沉果,有大略,幼不嬉弄,善骑射。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补河西王忠嗣府兵马使,充赤水军使。忠嗣遇之厚,虽宿将莫能比。尝曰:“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俄袭父封。以破吐蕃、吐谷浑功,进云麾将军。

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大守。寻加魏郡大守、河北采访使。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东救常山,次真定,常山团结子弟执贼将安思义降。自颜杲卿死,郡为战区,露胔蔽野,光弼酹而哭之,出为贼幽闭者,厚恤其家。时贼将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攻饶阳,光弼得思义,不杀,问其计,答曰:“今军行疲劳,逢敌不可支,不如按军入守,料胜而出。虏兵焱锐,弗能持重,图之万全。”光弼曰:“善。”据城待。明日,思明兵二万傅堞,光弼兵不得出,乃以劲弩五百射之,喊退,徒阵稍北。光弼出其南,夹滹沱而军。思明虽数困,然恃近救,解鞍休士。是日饶阳贼五千至九门光弼谍知之提轻兵敛旗鼓伺贼方饭袭杀之且尽

思明惧,引去,以奇兵断饢道。会郭子仪收云中,诏悉众出井陉,与光弼合击诚九门西,思明大败,挺身走赵郡,立节中流矢死,希德走钜鹿。收藁城等十县,遂攻赵。诏加光弼范陽大都督府长史、范阳节度使。思明繇鼓城入博陵,杀官吏。光弼急攻赵,一日拔之。士多卤掠,光弼坐谯门,收所获,悉归之民,城中大悦。进围博陵,未下。与子仪合击思明于嘉山,大破之。

(节选《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一李光弼》)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饶阳贼五千至/九门光弼谍知之/提轻兵/敛旗鼓/伺贼方饭/袭杀之且尽
B.是日/饶阳贼五千至九门/光弼谍知之/提轻兵/敛旗鼓/伺贼方饭/袭杀之且尽
C.是日/饶阳贼五千至九门/光弼谍知之/提轻兵/敛旗鼓/伺贼方饭袭杀之/且尽
D.是日/饶阳贼五千/至九门/光弼谍知之/提轻兵/敛旗鼓/伺贼方饭/袭杀之且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北都护,是唐朝重要的六个都护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北方边疆的军政机构。
B.袭父封,指儿子承袭已死父亲的爵位或官职,一般承袭的爵位和官职可以相等。
C.采访使,为唐朝开元年间在各道设的采访处置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
D.“解鞍”典出《史记》,指李广面对强敌让将士解下马鞍迷惑敌军,后表示停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光弼自幼为人严肃、深沉刚毅。李光弼善骑射,有大略,为河西王忠嗣所厚遇,有破吐蕃、吐谷浑功的战功。
B.李光弼善于采纳建议、有勇有谋。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李光弼听取安思义的建议,守城待敌,用计打败叛军。
C.李光弼富有同情心、体恤民情。李光弼为人宽厚,面对露背蔽野的社会现状,放出被关闭的贼寇,并给予抚恤。
D.李光弼善用用兵、军事才能突出。郭子仪赏识李光弼才能,他对李光弼军事才能的施展和战功的建立有重要影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军行疲劳,逢敌不可支,不如按军入守,料胜而出。
(2)士多卤掠,光弼坐谯门,收所获,悉归之民,城中大悦。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逊,字友道。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复从事于湖南,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先是,濠州之都将杨腾,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谋杀腾。腾觉之,走扬州,家属皆死。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及逊至郡,余乱未殄。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以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都团练观察使。先是,贞元初,皇甫政镇浙东,尝福建兵乱,逐观察使吴诜。政以所镇实压闽境,请权益兵三千,俟贼平而罢。贼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旧。逊视事数日,举奏停之。逊为政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
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时逊代严绶镇襄阳。绶以八州兵讨贼于唐州。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寓亡归。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既贬官,中人皆言逊挠霞寓军,所以致败。上令中使至襄州听察曲直,奏言逊不直,乃左授太子宾客分司。
十四年,拜许州刺史。是时,新罹兵战,难遽完缉。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感悦。
长庆元年,幽、镇继乱。逊请身先讨贼,不许。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逊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京师,以疾陈乞。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一日,赠右仆射。
(《旧唐书·李逊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B.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C.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D.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掌书记”,全名“节度掌书记”,唐代官制,是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的机要秘书。
B.“左授”,官职变动。“左授”是降职的意思,文中“左授太子宾客分司”的“左授”就是“左迁”。
C.“以疾陈乞”中的“乞”,即“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D.“废朝”,停止朝会。始于隋朝,为哀悼皇室重要成员、立过大功勋的大臣,在其死后废朝,以示哀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逊担任池、濠二州刺史之前,濠州的都将杨腾裁撤了军队员额,濠州三千士兵谋划要杀掉杨腾。
B.福建发生兵乱时,皇甫政因为自己所镇守的地方紧挨着福建边境,上奏请求临时增兵三千名,但兵乱平定后,他并没有缩减增兵编制。
C.高霞寓被贬官之后,皇帝派遣朝廷官员去襄州查访,使者回奏是李逊阻挠高霞寓用兵,从而导致失败。
D.李逊在讨伐幽州、镇州叛乱时,虽然没有身先士卒,但出兵迅速,因此升任检校吏部尚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2)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君墓表

欧阳修

君讳冶,字良范,姓钱氏。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纴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卧,母且睡,辄复起读。州举进士第一,试礼部高第,遂中甲科。为吏长于决狱,历六县,皆有能政。

潮州自五代时,刘氏暴残其民,君为海阳经年,民归业者千余户,由是海阳升为大县。潮之大姓某氏火,其来自某家,吏捕讯之,某家号冤不服。太守刁湛曰:“狱非钱君不可。”君问大姓,得火所发床足,验之,疑里仇家物。因率吏入仇家,取床,折足合之,皆是。仇人即服曰:“火自我出,然故遗其迹某家者,欲自免也。某家诚冤。”君即日出某家狱,致仇人法,举州称为神明。

其佐宣州,数决大狱,及旁近郡狱有疑者,皆归决于君。工部侍郎凌策知宣州,尤称君文学,曰:“吏事不足污子,当以文章居台阁。”欲荐其文,未及而策卒。初,宣州官岁茶于泾县,命君主之。策子不肖,以恶茶数千斤入于官,君立焚之,以白策,策益以此知君。策卒,君叹曰:“世无知我者矣。”

在麻城,茶课岁增五倍,遂迁著作。金堂故多盗,君以伍保民,察其出入,凡为盗者,许其徒告以赎罪,盗遂止。会甘露降其县,明年,麦禾大稔,麦一茎五歧、禾一茎五穗者,县人以为君政所致,谓之钱公三瑞。君叹曰:“吾知治民尔,瑞岂吾致哉!”县人为君立生祠。如皋民不农桑,以盐为生。君曰:“使民足以衣食,盐犹农也。”乃悉求盐利害为条目,民便其利而盐最增积,石数者至四十五万。君在如皋,时年五十。或叹其仕不达,君曰:“使吾政行于民,是达也。”蔡文忠公为御史中丞,数欲引君为御史,会君卒。君平生所为文章三百余篇,号曰《晦书》。

(选自《欧阳修集》卷二十五,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卧 阳:假装
B.其来自某家 迹:推测
C.宣州官岁茶于泾县   市:卖出
D.君以伍保民 籍:登记
【小题2】下列每对加点字“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躬织纴资其学问   樊哙侧其盾
B.致仇人法   贾余庆等祈请使诣北
C.茶课岁增五倍 是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D.石数者至四十五万   臣窃为其人勇士
【小题3】下列与“民归业者千余户”一句的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凌万顷之茫然
D.客何为者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君家贫好学,善写文章,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官后历任六县,且都有善政。
B.钱君心思缜密,擅长判案。在潮州因审理一桩纵火案被人称道;在宣州,凡有疑难案件都集中由他判决。
C.工部侍郎凌策担任宣州知州,尤其称赞钱君的文章学问,想要通过推荐钱君的文章来使他居于高位。
D.钱君善于恩威并施。他观察盗贼们的出入情况,允许盗贼的同伙揭发其他盗贼来赎罪,以此来平息盗贼。
【小题5】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子不肖,以恶茶数千斤入于官,君立焚之,以白策,策益以此知君。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小题6】最后一段中,钱君的三句话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 数言。瑰惊异,赤牒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 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成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少延一旬, 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 咸亨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 重城破之进 爵 为 公 子 及 兄 子 授 上 柱 国 者 三 人 州 党 荣 之 号 所 居 为 乐 城 乡 三 柱 里 。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数乞骸骨,听解左仆射。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 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曰:“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

(节选自《新唐书·刘仁轨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B.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C.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D.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觞”是古代一种盛酒器。除此之外,表示盛酒、饮酒器具的词还有“尊”“爵”“觥” “卮”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仁轨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每当空闲之时,他用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写写画画,终成饱学之士。
B.刘仁轨不畏强暴,刚毅正直。在任陈仓县尉时,警告凶暴蛮横的折冲都尉鲁宁,鲁宁没收敛,就用刑杖将其打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认可。
C.刘仁轨体恤百姓,直言劝谏。秋收还没结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猎,刘仁轨认为这时即使节省征用劳役,也会对秋收造成妨害,建议秋收后再出行。
D.刘仁轨谦恭待人,不计前嫌。他虽位极人臣,但接待亲朋故旧仍如从前。对于曾经得罪自己的下级袁异式表示不计私仇,后来还推荐他任司元大夫。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
(2)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