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雨霖铃》中语句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都门帐饮无绪”,明写送别的地点,同时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无绪”即没有心思,将词人的情感世界置于送别的大环境之中。
B.“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这一走,年复一年,恋人啊,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纵然有深情蜜意,我还能向谁诉说?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眼前之景,是实写;“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之景,为虚写。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几句叙述全篇文意,是词的主旨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4-04 02:12: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雨霖铃》是北宋伟大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也可称之为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了难舍难分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
B.《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可谓是全才: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秦观、蔡襄并称“宋四家”。
C.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之作。“元曲四大家”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其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D.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人物形象。戏剧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曹禺的《雷雨》按艺术形式分属于话剧。
同类题2
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同类题3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继承了北宋苏轼的豪放风格,在中国词坛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与苏轼有“苏辛”之称。
B.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词”“乐府”“歌词”等。
C.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现存有诗歌9300多首,内容覆盖了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
D.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李煜等,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小题。
八声甘州 柳永(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心。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①知我倚阑干处,正恁②凝愁。
注释:①争:怎么。②恁:这样。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全词上阕写登临所见之景,下阕抒写怀远思归之情。
B.“一番洗清秋”意思是雨后秋天傍晚清朗得如同洗过。
C.“苒苒物华休”意思是一切欢乐美好的过去都结束了。
D.“何事苦淹留”意思是为什么要长久地在异乡停留呢。
E.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意思是多次错过辨认远方归舟。
【小题2】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阕“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妙处。
同类题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篇幅可长可短,多数为五言或七言句,其中可杂有长短句,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韵自由。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多数为五言或七言句,平仄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与其好友元稹齐名,并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并称“刘白”。他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C.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称为“长短句”。“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词牌和词题同时出现,也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
D.柳永,字耆卿,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又人称“柳七”“柳三变”,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他擅长写慢词,《八声甘州》简称“甘州”,本是唐边塞曲,后用为词牌,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柳永(约971-1053)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