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品之一。
B.《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剧中,鲁大海代表矿上的罢工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痛斥周朴园的罪恶行径,周冲见状上前殴打鲁大海。眼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骨肉相残,侍萍大放悲声。
C.莎士比亚的剧作贯通古今,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莎士比亚在表达他对历史、现实及人性的考察和认识时,以正面人物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常常借各色人之口让多种社会思想和话语同台“表演”,百家争鸣。
D.《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是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12-26 06:02: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透视申冬奥成功后五大民生焦点问题
杨毅沉 汪 涌 倪元锦
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在体现我国强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背后,人们也关心一些相关民生焦点问题。
一是办赛究竟需要多大投入?在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过程当中,得到了国民的高度认可与支持,同时舆论也对一些问题予以关注:中国缺乏雄厚的冰雪运动基础,申办冬奥会成功后要花多少钱建多少场馆?节俭办赛是北京申奥的一大理念和目标。根据此次冬奥会财政预算,赛事编制预算花费约为15.6亿美元,政府补贴占6%;包括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在这15.1亿美元中有65%于社会投资。冬奥申委官员表示,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花钱”看,运营费用中政府出得也并不多,只占到一成。
二是“冬奥蓝”何时能到来?在等待2022年冬奥会举行的不到七年时间里,“冬奥蓝”何时到来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记者统计,今年一、二月,张家口仅有4天轻微污染,其他均为优、良空气质量。申奥成功有助于张家口又好又快地发展。北京冬奥申委环境环保部部长方力说,今年上半年,北京PM2.5的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2%。预计到2017年,PM2.5的年均浓度将比2012年下降25%以上。蓝天增加并不容易。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2013年北京出台了五年投资1 300亿美元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此举仅在过去两年内就使全市的燃煤总量减少了30%,并淘汰了100多万辆高排放车辆。去年APEC期间自然气象条件并不具有优势,却实现了人工给力治霾,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专家表示,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才能让“冬奥蓝”提前到来,成为“常态蓝”。
三是冬奥“双城记”距离是问题吗?从奥运会历史上来看,赛区之间的交通时长,北京与张家口不是最长的。专家表示,解决“双城记”的杀手锏,将是中国的“高铁名片”。未来,北京到张家口乘坐高铁只需要50分钟左右。据了解,国际雪联等七个国际体育单项组织都曾明确表示这个距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2010年7月,***胡文新表示,如果北京能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对冰球运动在中国的推广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机会。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体现出中国强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中国民生问题带来新的思索和契机。
B.中国缺乏雄厚的冰雪运动基础,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如何多方筹资和以节俭理念办奥运,是一个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C.要实现“冬奥蓝”,张家口相对容易,北京压力巨大,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才能让“冬奥蓝”提前到来,成为“常态蓝”。
D.北京、张家口联手申办冬奥会成功,将有助于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的发展,将使这条城际高铁成为长城脚下的“新景观”。
E. 思考和处理好人工造雪对水资源的影响问题,对奥运遗产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等,都有助于中国民生的建设,使中国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小题2】“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引发了人们对五大民生问题的关注思考,请简要概括这五大问题和解决方案。
【小题3】2022年冬奥会,实际是一次双城会。请根据文章内容,对这次双城联手的有利条件做简要的概括。
【小题4】文中说,“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才能让‘冬奥蓝’提前到来,成为‘常态蓝’。”联系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环境和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