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眉峰碧
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①镇日:整天,从早到晚。②只:孤独的。
请简要分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词的异曲同工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3 10:4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宋代 刘过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注】①一本题作“卢菊涧座上。时座中有新第宗室”。“菊涧”是主人之号。
②汝阳璡者:唐玄宗李隆基之侄李琎封汝阳郡王,借指新第宗室。
③唱名殿陛:指殿试录取后宣布名次。
④玉川公子:唐诗人卢仝号玉川子,借指宴会主人卢蒲江。
⑤三千珠履:指门多宾客。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⑥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三句以飞剑横空的壮采象征匡济天下的奇志,极写前来应试时意气之豪迈,落笔便有非凡气象。
B.“有汝阳”四句收敛前情,点明题事。及第者与落第者同一宴席,咫尺荣枯,悲欢异趣,心情自难平静。
C.“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写出诗人落第后万念俱灰、借酒浇愁的无奈。
D.“未尝戚戚于怀”极见诗人平生光明磊落,不因穷达而异其忧乐的宽广胸怀。
E. 创作这首词时作者心情极其痛苦,但词的格调却异常高昂,表现得大气磅礴,不但不见穷愁潦倒之态,反倒对“新第宗室”的及第表达由衷的祝贺。
【小题2】这首词全篇都是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丰富,语言风格多变,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小题1】【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C.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D.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得含蓄隽永。
E. 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小题3】【小题4】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