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第小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小题1】从体裁看,两首诗都是
【小题2】对这两首诗,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一句,用石榴花开写出夏日的燥热,与首句“夏席清”形成对比。
B.从苏诗末句的“梦觉”二字可以看出,前三句写的是午睡前的情景。
C.杨诗中的“追凉”意即“觅凉”、“取凉”,但与“觅”、“取”相比,“追”更能体现对“凉”的渴望。
D.杨诗首句点明追凉之因;末句“不是风”三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小题3】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请对此做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2-05-24 03:08: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①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②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③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④益⑤也。

(注)①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②听政:处理政务。③内侍:此指太监。④规:勉励。⑤益:得益。
(文化常识)“翰林”及“翰林院”。“翰”本指毛笔,引申为诗文。“翰林”照字面讲,是诗文高手集中的地方,后成了专有名词。古代在科举考试中,凡优秀者,皇帝除直接任命一部分进士担任某种官职外,把所有人均投入翰林院。“翰林院”实际上是个人才储备所。上文说到王著曾为“侍书翰林”,意为他在翰林院做“侍书”———即为皇帝起草各种文件。翰林可被皇帝任命去外地任职,也有长期在翰林院里的,他们的工作是草拟诏书、编撰史籍、校对文史、为皇帝讲文论道等。
(思考与练习)
【小题1】解释。
①善:________;②刻意:_________;③临:__________;④或:________;⑤遽:_____;⑥绝: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②又以问著。
③书固佳矣。
【小题3】上文“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