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的诗题为“咏柳”,诗人托物言志,请分析其寓意。(2分)
答: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文意也通,你觉得那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4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10: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①

(清)林则徐

严关②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被革职“谪戍伊犁”,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立马关前,放眼河山,感慨万端,写下此诗。②严关,指嘉峪关,为长城西端防守要塞,也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以突兀峭拔之笔,突出了嘉峪关挺耸雄奇的形象。“界”是隔断之意,极有力度地写出了这个通往西北关隘的险要位置。
B.第二句中“万里征人”指作者自己。“驻马蹄”三字,既写旅途艰辛而小憩,又为下文观景写景提供了契机,带有过渡性质。
C.頷联既写了远景,即与脚下严关遥遥连接的楼阁和秦中地区直立的树木;又写了近景,即回旋盘绕的长城压低了陇地的云烟。
D.颈联是想象之笔,诗人在嘉峪关由“飞阁”“缭垣”,联想到天山耸拔,似与严关比肩而立,横亘的大漠苍茫无际,令人迷惘。
E.尾联的意思是,谁说千百年来险固的关隘要数崤山和函谷关,站在嘉峪关回头向东看,崤山和函谷关不过是封关的一团泥丸。
【小题2】本诗题为“出嘉峪关感赋”,诗中表达了哪些“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