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处州照水堂记
宋苏舜钦
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故当暑有蒸郁之烦,至者或神明不开则事务隳废,咸平初,杨文公起凝霜阁,下览平旷,得遥岑远林之赏,当时固已为嘉处□。景祐中,孙公元规以言事南迁,移守此郡,考政之始,众务毕举,乃历访雄胜之地,以图燕休,又得西北隅绝巘之巅,刬去丛秽,化出异境,溪山之势,奔放坌来,始规地命名,诏徙他郡。
②后更三守,泯然不寻。李君然明之来,刷剔隐滞,纲条一心,吏民晓然,逾年甚便,然后思有所以自适,且将以风迹留遗乎后人,景与意并,正获乎元规之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摩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有长溪者,源自闽来,趋过槛下,前向南明山,盖王方平之旧隐也,苍峰古刹,阴晴隐见。又于东南创月轩,稍却为燕阁,阁之右又为风亭,亭前启轩曰夕霏,是皆出于照水,而乃有斯胜也。华榱髹楯,下上相焕,易去榛莽,与政俱新,盖基于元规,成于然明,使元规之久,则然明乐成其成矣。然明之去速,则来者其谓斯何!二君默契,遂亡异趣,是政之所起,故自有乎后先。
③一日然明书来,求予文其事,予慨然东望,神爽坐驰,恨不能剧饮酣歌,俯仰周览于其上;又不能具道其营建之勤,山水之胜,徒胸中耿耿,终日有所思,然明或能图以为贶,使予对而销忧,尚可更发咏歌,以足其未至者矣。
【小题1】分析第1段划线句的作用。
【小题2】文中第1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小题3】概括第2段“而乃有斯胜也”中“胜”的内涵。
【小题4】下列对第3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照水堂由三人修建完成,作者都做了详细记录。
B.每次修缮照水堂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改造。
C.照水堂周围的山水之胜作者无法一一加以描述。
D.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为了满足没有达到之人的愿望。
【小题5】孙元规和李然明“二君”的“默契”体现在哪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4-25 05:23: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注)①此词为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在途中所写。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③蕊珠宫女:指仙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前三句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形象描写。花瓣好似一叠叠洁白的缣绸,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
B.“新样”三句,将杏花比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散发出香味,胜过蕊珠宫女。
C.“易得凋零”句,写杏花虽美却柔弱,易受风雨摧残过早凋零,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杏花的深切同情和惜春之感。
D.院落凄凉冷寂,由此想到国土沦丧,又有多少这样的庭院,人去楼空,徒留花开花落,诗人即景生情,悲从中来。
E. “愁苦”为全词诗眼,一语双关,由上片过渡到下片,将景物和人事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离恨。
【小题2】下片抒写离恨哀情,一波三折,哀婉欲绝,请结合词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