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用“/”给画线的文字断句。(标在语段中)
                之将                         私。此二者,兵之微权。英雄豪杰之士,所以阴用而不言于人,而人亦莫之识也。
(节选自苏轼《倡勇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11-09 10:43: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赤壁赋》苏轼)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匏尊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B.今安在哉/侣鱼虾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诗乎/固一世雄也
D.郁苍苍/知不可骤得
【小题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倩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轼在杭州,与其子世雄为僚,因得观其所书佛《遗教经》刻石,峭峙有不回之势。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今君倚之书,盖讱云。

 (取材于苏轼《跋钱君倚书〈遗教经〉》)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而书亦不工。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高丽遣使购其书,高祖叹曰:“彼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人也。”此非知书者。凡书象其为人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旴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然至使人见其书而犹憎之,则其人可知矣。

(取材于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注释)①永禅师:释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亦擅长书法。②欧阳率更:欧阳询,其楷书被称为“率更体”。③柳少师:柳公权,书法家,曾为太子少师。④颜:即颜真卿,书法家。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有拙 工:精巧
B.体众妙 并:兼具
C.率更貌寒 寝:丑陋
D.正其貌耳 称:称赞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识其奇趣 此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
B.尤工小楷 本出
C.能自出新意 然至使人见其书犹憎之
D.其言心正笔正者 其人可知矣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说话有能言善辩与口齿木讷之分,而君子、小人的气质是不能遮掩的
B.因得观其所书佛《遗教经》刻石
于是得以观赏钱公之子书写的佛经《遗教经》的刻石
C.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永禅师书法精妙到极致,反而达到疏朗清淡的境界
D.不知人情随想见
【小题4】下列评论书法的诗句,其评论角度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
B.浩然之气塞天地,书法悟入葡萄宫
C.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鳅蛇结
D.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
【小题5】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中苏轼对书法的评论,谈谈你对中学生学习书法的认识。
【小题6】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裕如也(取材于苏轼《跋欧阳文忠公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①,披蒙茸②,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官。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④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巉岩:险峻的山石。②蒙茸:草木丛生。③冯(píng)夷:水神。④畴昔:昨夜。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今者薄暮 薄:少、稀薄
C.披蒙茸   披:拨开
D.攀栖鹘之危巢 危: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如此良夜何  ②翅如车轮
B.①以待子不时之需 ②开户视之
C.①顾而乐之     ②顾安所得酒乎
D.①掠予舟而西也 ②揖予而言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小题4】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
苦闷。
D.前后二赋都是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小题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