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小题1】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2】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2-08 10:41: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存信,本姓张,父君政,回鹘部人也。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献祖亲信,从武皇入关平贼,始补军职,赐姓名。大顺中,累迁至马步都校,与李存孝击张浚军于平阳。时存孝骁勇冠绝,军中皆下之,惟存信与争功,由是相恶,有同水火。及平定潞州,存孝以功望领节度,既而康君立授旄钺,存孝怒,大剽潞民, 烧邑屋,疑存信摈己故也。明年,存孝得邢、洺,武皇与之节钺。存孝虑存信离间,欲立大功以胜之,屡请兵于武皇,请兼并镇、冀,存信间之,不时许。 大顺二年,武皇大举略地山东,以存信为蕃汉马步都校,存孝闻之怒,武皇令存质代之,存孝乃谋叛。既诛,以存信为蕃汉都校。从讨李匡俦,降赫连铎、白义诚, 以功检校右仆射,从入关讨王行瑜,加检校司空,领郴州刺史。

乾宁三年,兗、郓乞师于武皇,武皇遣存信营于莘县,与硃瑄合势以抗梁人。 梁患之,遣使谍罗宏信。存信戢兵无法,稍侵魏之刍牧,宏信怒,翻然结于梁祖,乃出兵三万以攻存信。存信 敛众而退,为魏人所薄,委弃辎重,退保洺州,军士丧失者十二三。武皇怒,大出师攻魏博,屠陷诸邑。五月,存信军于洹水,汴将葛从周、氏叔琮来援魏人,存信与铁林都将落落遇汴人于洹水南,汴人为陷马坎以待之,存信战败,落落被擒。自光化已后,存信多称病,武皇以兵柄授李嗣昭,以存信为右校而已。天复二年十月,以疾卒于晋阳,时四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
B.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
C.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
D.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吾战\识兵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名,古代君主对下的奖励行为,一般可分为赐姓赐名,或两者皆有之。受赐者通常是大臣或后妃。大臣所赐姓氏以君主所姓的“国姓”最为常见。
B.授旄钺,授予白旄和黄钺。白旄指古代的一种军旗,黄钺是指以黄念为饰的斧。授旄钺借指被授予军权。
C.祖,即太祖,梁祖即梁太祖朱温。太祖是朱温死后后人尊称的庙号。古代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被尊称为太祖。
D.辎重,古代军事中的用语,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小题3】下列对原文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信本来是少数民族,姓张。后来跟着武皇入关平贼后,被赐姓李。
B.李存孝为了在战功上压制李存信,主动请兵兼并镇、冀,但是因为李存信从中阻拦,没被允许。
C.因李存信军纪不严,屡次劫掠魏博居民,激怒了罗宏信,最终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
D.从光化年后,因李存信常常生病,武皇就把兵权授予李嗣昭,李存信不再受到重用。
【小题4】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存信与争功,由是相恶,有同水火
(2)宏信怒,翻然结于梁祖,乃出兵三万以攻存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仁贵乃往见将军张士贵应募。至安地,会郎将刘君邛为贼所围,仁贵驰救之,斩贼将,系首马鞍,贼皆慑伏,由是知名。王师攻安市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等率兵二十万拒战,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军乘之,贼遂奔溃。帝望见,遣使驰问:“先锋白衣者谁?”曰:“薛仁贵。”帝召见,嗟异。
高宗幸万年宫,山水暴至,夜突玄武门,宿卫皆散走,仁贵曰:“当天子缓急,安可惧死?”遂登门大呼,以警宫内,帝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帝寝,帝曰:“赖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赐以御马。
显庆三年,破高丽于贵端城。明年,与梁建方、契苾何力遇高丽大将温沙多门,战横山,仁贵独驰入,所射皆应弦仆。又战石城,有善射者,杀官军十余人,仁贵怒,单骑突击,贼弓矢俱废,遂生擒之。俄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执其王阿卜固献东都。
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行,宴内殿,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帝大惊,更取坚甲赐之。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转讨碛北余众,擒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军中歌日:“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
乾封初,提卒二千进攻扶余城,诸将以兵寡劝止。仁贵曰:“在善用,不在众。”身帅士,遇贼辄破。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
成亨元年,吐蕃入寇,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击之,以援吐谷浑。王师大败,吐谷浑遂没。有诏原死,除名为庶人。未几,高丽余众叛,起为鸡林道总管。复坐事贬象州,会赦还。帝思其功,于是拜瓜州长史,率兵击突厥元珍于云州。突厥问曰:“唐将为谁?”曰:“薛仁贵。”突厥曰:“吾闻薛将军流象州死矣,安得复生?”仁贵脱兜鍪见之,突厥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稍遁去。仁贵因进击,大破之,斩首万级,获生口三万,牛马称是。
永淳二年卒,年七十。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
B.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
C.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
D.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史书所称的“高丽”,一是“高句丽”政权,始建予公元前37年,活动于我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668年为唐朝所灭;一是918年王建创立的朝鲜王朝“高丽国”。文中的高丽指的是高句丽。
B.古代以四色四灵配四方: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玄为黑色,玄武是北方太阴之神,其形象为龟。文中玄武门指当时京城长安的北门。
C.天山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多个所指,除了指横贯新疆的天山山脉,李白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天山”指的是祁连山;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古称燕然山,也称天山。文中的天山当指燕然山。
D.兜鍪,古代将士作战时戴的头盔,原称“胄”,原始的胄用藤条、兽皮制成,商代有青铜胄,大约战国晚期,军队开始使用铁胄,秦汉以后把铁胄称为“兜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仁贵骁悍壮勇,古之罕见。破高丽,安市城一战成名;石城生擒悍敌;破契丹于黑山,活捉其王;战九姓三箭定天山。
B.薛仁贵忠君爱国,深得赏识。军阵初见,皇帝遣使驰问;万年官救驾被赞为忠;内殿试射惊叹神力;戎马一生一心为国。
C.薛仁贵心存大仁,令人叹服。为国杀敌不辞劳苦,敬爱长上不避凶险,攻下敌国推行仁政,国难当头不计个人恩怨。
D.薛仁贵声名远播,使敌胆寒。驰救刘君邛,攻打九姓铁勒,都有震慑敌人的威势。以至脱下兜鍪,敌人即不战而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
(2)身帅士,遇贼辄破。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仕隋为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王佐才也!”左仆射杨素拊其谓曰:“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为马邑丞。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传送江都,至长安,道梗。高祖已定京师,将斩之,靖呼曰:“公起兵为天下除暴乱,欲就大事,以私怨杀义士乎?”秦王亦为请,得释,引为三卫,从平王世充,以功授开府。

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从数轻骑道金州,会蛮贼邓世洛兵数万屯山谷间,庐江王瑗讨不胜,靖为瑗谋,击却之。进至峡州,阻铣兵不得前。靖遂陈图铣十策。有诏拜靖行军总管,兼摄孝恭行军长史,军政一委焉。九月,舟师叩夷陵,铣将文士弘以卒数万屯清江,孝恭欲击之,靖曰:“不可。士弘健将,下皆勇士,今新失荆门,悉锐拒我,此救败之师,不可当。宜驻南岸,待其气衰乃取之。”孝恭不听,留靖守屯,自往与战,大败还。

靖每参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称。时遣使十六道巡察风俗,以靖为畿内道大使,会足疾,恳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谕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虽疾顿惫,犹力于进。”帝将伐辽,召靖入,谓日:“公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惟高丽未服,亦有意乎?”对曰:“往凭天威,得效尺寸功。今疾虽衰,陛下诚不弃,病且瘳矣。”帝悯其老,不许。二十三年,病甚,帝幸其,流涕曰:“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年七十九,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
B.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
C.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
D.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床,文中指坐具。在古代,床最初是供人坐卧的器具,《说文》:“床,安身之坐者。”
B.大业是隋炀帝年号;君主时代帝王以年号纪年,中国古代所有帝王皆有年号。
C.第,原指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来上等房屋也通称为“第”。
D.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称“薨”,也可用于妃嫔、皇子公主或封王贵族之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靖志向远大,学深多才。他渴望建功立业取富贵;韩擒虎非常认可他的军事才能;牛弘、杨素都很欣赏他的政治才华。
B.李靖审时度势,懂得机变。秘密告发李渊失败后,面对将被李渊处斩的处境,又能以理相争;李世民求情得释,后被重用。
C.李靖精通兵法,擅长谋略。在夷陵之战中,统帅李孝恭急于集结兵马出击,李靖认为应等对方将士锐气衰竭后才可以进攻。
D.李靖年老病苦,不忘报国。皇帝想要派他攻打高丽,前去征求他的意见,他向皇帝表达了带病征战的决心,令皇帝感动不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起兵为天下除暴乱,欲就大事,以私怨杀义士乎?
(2)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益少,虽疾顿惫,犹力于进。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载义,字方谷,常山愍王之后。代以武力称,继为幽州属郡守。载义少孤,与乡曲之不令者游。有勇力,善挽强角抵。刘济为幽州节度使,见而伟之,致于亲军,从征伐。以功迁衙前都知兵马使、检校光禄大夫,兼监察御史。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敬宗嘉之,拜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封武威郡王,充幽州卢龙等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未几,李同捷据沧景以邀袭父爵。载义上表,请讨同捷以自效,上嘉其诚恳,特加检校右仆射,累破贼军,以功加司空,进阶金紫。太和三年,平沧景,策勋加平章事,仍赐实封三百户。四年,奚寇边,以兵击走之,仍虏其名王,就加太保。五年春,为其部下杨志诚所逐,因入觐。上以载义有平沧景之功,又能恭顺朝旨,再拜太保、同平章事。其年,改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兼兴元尹。七年,迁北都留守,兼太原尹,充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寻加开府仪同三司。丁母忧,起复骠骑大将军,余如故。

回鹘每遣使入朝,所至强暴。边城长吏多务苟安,不敢制之以法。但严兵防守,虏益骄悍,或突入市肆,暴横无所惮。至是,有回鹘将军李畅者,晓习中国事,知不能以法制驭,益骄恣。鞭捶驿吏,贪求无已。载义因召李畅与语曰:“可汗使将军朝贡,以固舅甥之好,不当使将军暴践中华。今朝廷饔饩至厚,所以礼蕃客也。苟有不至,吏当坐死。若将军之部伍不戢,凌侮上国,剽掠庐舍,载义必杀为盗者。将军勿以法令可轻而不戒励之!”遂罢防守之兵,而使两卒司其门。虏知其心为下,无敢犯令。九年,加侍中。开成二年卒,年五十,赠太尉。

载义晚年骄恣,惨暴一方。以杨志诚复为部下所逐,过太原,载义躬身殴击,遂欲杀之,赖从事救解以免。然而擅杀志诚之妻孥及将卒。朝廷录其功,屈法不问。

 (节选自《旧唐书•李载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
B.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
C.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
D.宝历中/幽师杀朱克融/其子延嗣窃袭父位/不遵朝旨/虐用其人/载义遂杀/之数其罪以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在古代,可以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也可以表示孤单的意思。但“少孤”在古代只有幼年父母双亡才能称“少孤”。
B.“进阶”有多种含义,一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层次上低于和没有达到质变境界,文中指进升官阶。
C.“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D.“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到宋代时被废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载义受人赏识。他身体强健,善于摔跤,并因此受到幽州节度使刘济的赏识而纳入亲军,跟随出征。
B.李载义维护朝廷尊严,面对回鹘使者横行霸道、肆意妄为,李载义义正辞严,最终回鹘使者不敢触法。
C.李载义晚年骄横残暴。他曾擅自杀死杨志诚的家人及部下将士,但朝廷顾念他的功劳,没有依法追究。
D.李载义因功升迁。曾因屡次打败敌军而被加授司空,后因平定沧景而立大功,被册拜太保、同平掌事。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严兵防守,虏益骄悍,或突入市肆,暴横无所惮。
(2)若将军之部伍不戢,凌侮上国,剽掠庐舍,载义必杀为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