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忆君王 谢克家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注]此词作于宋徽宗被金人掳走,中原易主,作者在离乱中来到江南以后。
【小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宫柳“依依”,诗人借迎风飘动的柳枝对北宋宫墙的依恋,委婉地暗示出南宋人民对旧朝廷的怀念之情,含蓄感人。
B.“春昼长”一语,把客观的景物描写,转为主观的心理感受,是景为情使,情因景生,抒情和写景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C.“依旧忙”写旧日宫燕归来,忙着经营旧巢,与前面的“无人”形成对比,表现出燕子不因事物变化而改变的对故主的忠诚。
D.这首词前三句写汴京故宫春色,是想象中的景物,尾句“月破黄昏”写江南春色,是眼前景物,时空交错,景物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E. 这首词围绕“忆君王”三字展开,前面的景物描写,后文的情感抒发,全都流露着心念旧朝而对南宋偏安朝廷不满的情绪。
【小题2】末句中“人断肠”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7-26 07:15: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字写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句的一个“惧”字,写出百姓对眼前的酷热的忧虑之情,并与下一句中“天岂不惜”形成对比。
C.“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D.“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小题2】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水,“江”“城”“泉”“石”,动静结合,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
B.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两句虽然意思略相重复,然而造语工巧,特别是“隐地”、“依山”,形象而具体。
C.颈联融情于景,包含了很深的寓意,鸟飞云动,耐人寻味。
D.前六句写登楼所见,由高到低,层次分明,在写景中别具一格。
E.全诗苍劲有力,虽不用奇字僻典,然而意兴无穷,洋溢浪漫气息,风格近于李白。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兴不尽”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武昌阻风
①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注)①阻风:被风阻滞。
晓过鸳湖
①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①鸳湖:即鸳鸯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城南,离查慎行的家乡只几十里地。秀州城:即今浙江嘉兴。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首句都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人格化,但春风在诗人眼中的情义却不相同,一者挽留诗人,一者催人启程。
B.古人多以水喻思,如“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方诗即景取喻,显得更加自然贴切,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C.查诗中的“绿”字表现力极强,用以比喻碧绿的湖水,和“涨”字结合在一起,富有动感,引发想象。
D.“与君尽日闲临水”中的“君”,既可以理解为同船的友人,也可以理解为船,无论是谁,在此都无关紧要,诗人整日临水,心绪别有寄托。
【小题2】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此外,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的尾句。
同类题4
根据要求做题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去二三
,
烟村四五
,
亭台六七
,
八九十
花。
(2)分析数量词在该诗中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
【小题1】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
E. “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小题2】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