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注】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题目看,这是写景诗;从内容看,这是闺情诗。全诗借初夏景象,表达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朴实情感。
B.词人精于炼字。首句中“咽”字,表现蝉声时鸣时止,尚不流利;下片中“燃”字化静为动,突出了榴花的红艳。
C.上片写“昼眠”后所听所见:棋声惊眠、新蝉鸣叫,惹人烦恼,而绿槐高柳、和风碧窗、熏香缕缕,让人欣喜。
D.本词从听觉、视觉、触觉等角度描写了初夏的别样景致,语言自然,风格质朴,感情细腻,富于生活情趣。
E. 本词上片写静态美,蝉声、棋声衬托庭院的阴凉和幽静;下片写动态美,小荷翻、弄清泉,突出生机和情趣。
【小题2】这首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24 05:02: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作答。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看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十一月三日到任。次年上元日写下这首词。写完这首词后,他在《超然台记》中追述:“始至之日,岁比不登,连年蝗旱,民不聊生。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1)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
B.“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C.“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冷,却是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D.“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形容密州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尽管词人只看到了农家社稷的鼓箫乐奏,但却久久不愿离去。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景象。
(3)细读全诗,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本文是第二篇。
B.望:农历每月十五日。苏轼两次游览赤壁都是选择了“望”这一天。
C.冯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D.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但他还是在此赋中流露出了悲伤的心情。
B.这篇赋以记游为主,描绘了冬夜赤壁凄凉可怕的景象,从而衬托出作者无限伤感的心绪。
C.苏轼的前赋和后赋一比较,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后赋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
D.此赋末尾写了一个梦境,流露出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