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㈠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小题2】“一蓑烟雨湿黄昏”中“湿”字用得精妙,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06 10:0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游玉华山记

(宋)张缗

由宜君县西南行四十里,有夹道而来者,玉华也。其南曰野火谷,有石常燃①,望之如爨烟,而莫知其所自也。野火之西曰凤凰谷,则唐置宫之故地也。今其尺只瓦无有存者,过而览之,但见野田荒草而榛荆也。其西曰珊瑚谷,盖有别殿在焉。珊瑚之北曰兰芝谷,昔太宗诏沙门玄奘者译经于此。其始曰肃成殿,后废而为寺云。中有石岩崖崭然有成。下有凿室,可容数十人,有泉悬焉,势若飞雨。有松十八,环其侧,皆生石上,高可十寻,端如植笔。其西南有崖曰驻銮,其始入也,双壁屹然,如削石而成。既至其处,若视瓮。侧有泉飞而下,如悬布,如喷珠,其名曰水帘。稍北,有崖与泉,亦若是而差小焉。

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余与六人者来游。乃相与坐石荫松,听泉而饮之。已而,览故宫以徘徊,问遗事于田老,方嚣然不欲归,而余六人者,或有官守,或有事牵,其势不可久留,既宿而遂去。然而,相视有不足之色。余为之言曰:夫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然幽潜之人知好之而力不足以营之,惟佛老之说可以动人,故其徒常有独力,而亭广厦、眺览之娱,莫不为其所先也。

夫以唐有天下之盛,穷天下之富,建宫于此,随而废没。而杜甫乃其时人,过之且有悲伤之感,至或于歌诗。独寺僧之徒,更相传而不息,迄于今而尚存,则虽天下之力,亦有屈于此欤?以太宗之贤,致政之美,宜其久而弥传也。今问诸遗老,无所称道。而彼玄奘者,特一浮屠耳;然说者至为荒怪难知之语,以增大其事。岂人之情常乐于放僻,而易忘于中正哉?岂物之盛衰废兴亦各有时,而此特其盛时也欤?斯可为之叹息也。若夫太宗之贤、天下之力,犹不能长有此也,则吾曹可以一寓目而足矣,又何必以不久为恨哉。然荒崖谷之崎危,废宫颓址之萧条,虽累岁月,末尝有一二人游焉,而余与六人者同时而来,亦可谓之盛哉!

(注)①然:“燃”的古字。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B.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C.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D.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尺只瓦无有存者 垣:墙壁
B.而亭广厦 危:高耸
C.至或于歌诗 形:形状
D.然荒崖谷之崎危 穷:幽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游记既写到了野火谷、珊瑚谷、兰芝谷等自然景观,又介绍了唐故宫等人文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玉华山的喜爱。
B.作者和六人结伴同游,既游览前代的宫殿,又向当地老人询问这里的许多旧事,但因各种缘故都不能久留此处,深以为憾事。
C.作者听到当地人多在谈论玄奘逸事,却没有听到什么称赞唐太宗的话,于是感慨人们喜欢说放诞无稽之事,而易忘中正之道。
D.整篇文章语言平实,层次清楚,条理明晰。文章在表达方式上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升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有官守,或以事牵,其势不可久留,既宿而遂去。
(2)以太宗之贤,致治之美,宜其愈久而弥传也。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杨晟

(宋)孙光宪

①唐杨晟始事凤翔节度李昌符,累立军功,因而疑之,潜欲加害。昌符爱妾周氏愍其无辜,密告之,由是亡去而获免也。后为驾前五十四军都指挥使,除威胜军节度使,建节于彭州。抚绥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各得其所厚于礼敬人甚怀之。

②李昌符之败,因令求访周氏。既至,以义母事之。每旦未视事前,必伸问安之礼,虽厄在重围,未尝废也。

③新理之所,兵力未完,遽为王蜀先主攻围,保守孤城,救兵不至,凡十日而为西川所破而害焉。有马步使安师建者,杨氏之腹心也,城克执之。蜀先主②知其忠烈,冀为其用,欲宽之。师建曰:“某受杨司徒提拔,不敢惜死。”先主叹赏而行戮,为设祭而葬之。

(注释)①节:符节。古代使臣及守邦国者执以示信之物。②王蜀先主:指前蜀先主王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威胜军节度使   (2)以义母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昌符爱妾周氏其无辜。(  )
A.救济   B.同情   C.担心   D.照顾
(2)每旦未视事前。(  )
A.办公   B.巡视   C.考察   D.上任
【小题3】第①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抚绥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各得其所厚,于礼敬人,甚怀之
B.抚缓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各得其所,厚于礼敬,人甚怀之
C.抚绥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各得其所,厚于礼,敬人甚怀之。
D.抚绥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各得其所厚,于礼敬,人甚怀之。
【小题4】与“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中“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驾前五十四军都指挥使B.遽王蜀先主攻围
C.凡十日而西川所破而害焉D.设祭而葬之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马步使安师建者,杨氏之腹心也,城克执之。蜀先主知其忠烈,冀为其用,欲宽之。
【小题6】结合文章内容推断李昌符的为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小重山
吴淑姬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注)①吴淑姬:北宋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②荼蘼(tú mí)一种花,白色,有香气,春季结束的时候开放;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揉碎槐影,令渎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女子的芳心仿佛也被揉碎;“莺虽老”,而“声尚带娇羞”,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于情味。
B.“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女子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愁情难耐;既愁情难耐,则倚楼凝望。
C.“一川烟草浪,衬云浮”,写出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长满烟草,大河涌动波浪的场景,运用比喻,以动写静,表现了女子深重的愁情
D.“愁”字画龙点睛,使通篇有了精神。而“一川烟草浪”所表现的愁情,与“心儿小”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难以忍耐的痛苦。
【小题2】本词结尾说“心儿小,难着许多愁”,抒情主人公“愁”的缘由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