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山亭柳•赠歌者

(宋)晏殊①

家住西秦,赌博②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③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④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⑤,不辞徧⑥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①晏殊,北宋词人,历任要职,后遭贬受逐,客居他乡。②赌博,参与技艺上竞争,后文的“花柳”指欢场上的技艺。③念奴:唐玄宗时娼女,以善歌著名。④蜀锦缠头:赏赐歌舞者费用的代称。⑤采,选择、接纳。⑥徧,同“遍”。

【小题1】该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歌者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刻画手法?
【小题2】有人说:“本词写实,表达了作者对以歌者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的关爱与同情。”也有人说:“本词作者以歌者自托,明写歌者,实写自己。”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词做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09 05:43: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②赢。笑从双脸生。
注①新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②斗草:古代妇女用草进行比赛的游戏。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画卷。
B.“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衬托的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塑造了东邻女孩这一形象。
C.“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了这位少女纯洁无暇,富于想象力。
D.词的上片通过感官感受,传神绘景,生动而鲜活;下片写人,写少女嬉戏,活泼天真,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E. 此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小题2】词上片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