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一首汉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归 唐庚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③,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释: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惠州。②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的妙处。
【小题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 请作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5 07:4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读 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清 明 王禹傅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元元:人民、百姓。
【小题1】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田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
B.陆诗前两句间接抒情,表意含蓄,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C.陆诗的三、四句细节描写真实,油灯的意象比较典型,整体表意平中见奇。
D.陆诗浅易平淡,王诗平淡质朴,但是在立意上陆游一诗更关注百姓疾苦。
【小题2】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再泛吴江
①
宋王禹偁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注】①诗人之前由于直官讽谏,屡受贬谪。吴江流经长洲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以叙事发端,从首联“住江滨”“重到”等词可见诗人是一位难与世俗相融的高雅之士。
B.诗歌用词凝练,一个“病”字,语带双关,既可指自己身体上的病痛,也包含精神思想上之“病”。
C.颔联重在描摹江面景色,以“野鸟”和“渔人”为写作对象,视角由近及远,画面富有层次感。
D.颈联巧用拟人手法,将人望月、山,化为月、山随人,把客观的山、月写得极富人情味。
E. 诗歌紧扣“吴江”展开,以写景见长,融思物描写、叙事、抒情为一炉,全诗浑然一体,情味悠长。
【小题2】该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概括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村 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风光,突出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B.尾联以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山村晚晴图,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
D.此诗风格简淡清新,词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与白居易诗风格相近。
【小题2】本诗颔联在写景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同类题4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隐居士
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注)谢逸:字无逸,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乡间,博学工文辞。玉唾:珍贵的书籍。襄阳耆旧,泛指襄阳的隐士。庞公:庞德公,后汉襄阳人,居岘山南,未曾入城市。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开篇便写出了先生因自己“薄禄相”而未被封侯,无奈之下,只得选择隐居山林,语句中隐隐透露出作者些许不得志的情味。
B.本诗第二联描绘精致,对仗谨严,特别是数词的选用,很具代表性,体现先生藏书之富、研学之久,突出其隐居生活的鲜明特征。
C.本诗第三联告诉我们,虽然先生四海之内不乏相知之辈,但他们境界追求大多不会像先生一样,他们没有选择“高卧一庵”的生活。
D.本诗结尾两句描述了襄阳隐士的节操志向,他们为了高尚的品节志向苦苦坚守,庞德公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E. 本诗语言朴素,表达简妙,写先生隐居,又不拘泥,有联想,有拓展,表面上“寄隐居士”,其实,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心志。
【小题2】作者对先生隐居山林后的哪些表现怀有钦佩之情?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巢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小题1】首联除了扣题春字,还暗示作者居住之处____________的特点。
【小题2】颈联运用_________、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