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再泛吴江
[宋]王禹偁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注】①诗人之前由于直官讽谏,屡受贬谪。吴江流经长洲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以叙事发端,从首联“住江滨”“重到”等词可见诗人是一位难与世俗相融的高雅之士。
B.诗歌用词凝练,一个“病”字,语带双关,既可指自己身体上的病痛,也包含精神思想上之“病”。
C.颔联重在描摹江面景色,以“野鸟”和“渔人”为写作对象,视角由近及远,画面富有层次感。
D.颈联巧用拟人手法,将人望月、山,化为月、山随人,把客观的山、月写得极富人情味。
E. 诗歌紧扣“吴江”展开,以写景见长,融思物描写、叙事、抒情为一炉,全诗浑然一体,情味悠长。
【小题2】该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概括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22 09:0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画意

(1)世人止知吾落笔作画,却不知画非易事。《庄子》谓画史解衣盘礴(1),此真得画家之法。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2)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蹇,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如工人斫琴,得峰阳孤桐,巧手妙意,洞然于中,则朴材在地,枝叶未披,而雷氏成琴(3),已脱然在目。其志气郁涩,拙鲁闷默之人,铦凿利刀,不知措手之处,焉得焦尾五声扬音于清风流水哉!

(2)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余因暇日阅晋唐古今诗什,其中佳句有道尽人腹中之事,有状出人目前之景,不因静居燕坐,明窗净几,一炷炉香,万虑消沉,则幽情真趣,岂易品藻?及乎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世人将就,率意触情,岂草草便得?

(3)盈天地间,万物纤悉,含毫运思,能曲尽其态者,止一法耳。一者何?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郭若虚深鄙众工,虽曰画而非画者,盖只能传其形,而不能传其神也。盖仁者乐山宜如白乐天《草堂图》,山居之意裕足也;智者乐水宜如王摩诘《辋川图》,水中之乐饶给也。故书法气韵生动为第一,良有以哉!

(节选自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

(注)(1)解衣盘礴:解开衣服伸开腿坐,示不拘形迹,旁若无人。(2)易、直、子、谅:《礼记▪乐记》所说的平易、正直、慈爱、宽恕之心。(3)雷氏成琴:唐代蜀中人雷威所制的琴,为家人所贵重。
【小题1】第(1)段中与“画家之法”相反的作法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第(1)段中划线句的表达作用是
【小题3】第(2)段作者为什么要写“阅晋唐古今诗什”?
【小题4】下列与“气韵生动”有关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能细致而形象地描摹出世间万物,就能做到气韵生动。
B.普通画工只能画出人之神韵,深得画家郭若虚的鄙视。
C.《草堂图》山居的情味充实,画出了山静穆庄重的形态。
D.《辋川图》水中的乐趣丰盈,蕴含了智者的通达与灵动。
【小题5】从王摩诘《终南山》诗中选一联为例,阐释“诗是无形画”。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墨池记
曾巩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③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注】①张芝: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人称之为“草圣”。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述“墨池”得名的由来。
【小题2】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小题3】对“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也想要推广墨池的景点来劝勉那些作学问的人吗?
B.或者也想推广王羲之苦学的事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吗?
C.大概也是想推广墨池的景点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吗?
D.或者也想推广王羲之苦学的事来勉励那些作学问的人吗?
【小题4】概括本文具体的写作缘由。
【小题5】从文意看,作者对《临川记》中所述“墨池”这一遗迹的由来尚有疑问,为何他还为“墨池”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