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谒金门
王安石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
【注】南陌:城南的道路,行人聚集之处,也是离别之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句点明时在暮春,一个“又”字,写出时光流逝之快,并暗含主人公深深叹惋之情。
B.又是梅小之时,回想起当年在城外“南陌”离別的情景,思念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C.三句与温庭筠《春晓曲》中“帘外落花闲不扫”一样写出了日常生活的闲适安逸。
D.四句将笔触拉至梦境,“悄”字写出沉浸回忆而浑然不觉,情意之深厚可见一斑。
E. 上片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既有眼前实写之景,也有虚写之景,二者彼此呼应。
【小题2】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是如何层层深入表达烦恼之情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17 12:0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河北民

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注)①二边:指北宋与契丹、西夏接壤的地区。②一作“依”字,一作“悲愁天地白日昏”。③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曾对侍臣谈到自己有二喜:“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虎,二喜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安石早年的诗歌创作有取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关心政治、同情百姓疾苦,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B.“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两句,开门见山地点明了黄河以北地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而边民“长苦辛”只是因为北宋与契丹、西夏两族连年的战乱。
C.诗歌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感叹的口吻颂扬“贞观之治”的美好,表达了对北宋时政的批判和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D.黄河以北的边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南逃荒求生;河南虽然丰收,老百姓也是缺粮断餐,从而暗示出“长苦辛”不是河北之民所独有,河南之民以及其他内地之民无不如此。
【小题2】为了表现河北民的“苦辛”,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