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王安石之父曾为江宁通判,卒于官,葬于江宁。皇佑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②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③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③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指代官位爵禄。
【小题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写柳条抽枝展叶,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作者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而流出的泪又能使“冶城潮”涨起,以夸张手法表现作者悲痛之重。
C.颈联运用了对比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作者以“雪”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
D.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在青山绿水中打渔砍柴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
E. 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近体诗中的律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而古体诗对对仗没有严格要求。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13 08:0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宋)王安石
公讳锡,字昌龄。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馀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七年,为开封府推官。坐考锁厅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降监和州清酒务。当是时,庞宰相为枢密使,荐宜侍讲禁中,方召,而公以谪去。久之,会明堂恩召还,同判尚书刑部。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成都钤辖司奏请不以南郊赦除其罪,从之,逮捕亲属系狱,至更两赦。有诣阙诉者,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虽数赦犹论如法,公独奏释之,凡释百二十三人。公于议法多如此。
复为开封府推官,当随尹奏事,仁宗问大辟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公因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而当改者数事,仁宗皆以为然。它日问尹以公姓名,称之。于是贵戚女使有奏谳,上薄其罪,付公监决,曰:“此人平恕,可任也。
道士赵清贶出入庞宰相家,受赇,御史以劾庞,府治实清贶自为,庞不知也。清贶坐杖,配沙门岛,行两日死。御史又劾府希宰相指,故杖清贶,杀之灭口,仁宗亦疑,乃悉罢知府、推判官,而以公知太平州。
未几,仁宗即寤,罢者皆复,而以公提点淮南路刑狱。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考课为天下第一,所举多善士。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申以手书,又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
今上即位,迁司封,赐金紫。以熙宁元年正月十二日卒,年七十八。
(原文有删改)
(注)①南郊:帝王祭天的大礼。②编敕:法典。③奏谳(yàn):将案件审理情况向朝廷上报。④赇(qiú):贿赂。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
(2)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