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人相对马萧萧②。
十年长自青衿③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④。
【注】①泥滑滑:山鸟鸣声。②马萧萧:源自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诗句。③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小题1】【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写所见景物,点明送别地点是江畔渡口,时间是深秋过午后。
B.第五句用典故,写与项判官相识时都未有官职,相识十年且亲如兄弟。
C.项判官为官清廉,千里迢迢来此,不是受白壁招聘,不贪图荣华富贵。
D.诗歌尾联写临别赠言,作者希望项判官保重身体,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E. 诗歌虚实结合,既有别时场景的描述,又有离别后的思念,情感真挚。
【小题3】【小题4】本诗的颔联命意造境别开生面,语言精湛圆熟,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5 08:02: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除  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③屠苏:药酒名。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来诗全诗文笔沉重。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写除夕之夜,诗人想回家团聚的渴望牵动着他的喜乐和忧愁,现在这愿望转眼已成为一场空。这一起句既交代了后面“愁”的事因之一,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
B.王诗全诗文笔轻快。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在阵阵响亮的鞭炮声中,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送走旧的一年,迎来崭新的一年。这一起句既紧扣了题目“元日”,又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C.来诗的第三句写诗人因愁整夜难眠、辗转到天明;王诗的第三句写千家万户都笼罩在烟雾中,用“曈曈”写出日光曚昽的景象,表现过年时的热闹气氛。这两处转笔在章法上使得诗歌陡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D.王诗的结句,写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的细节,既是反映民间习俗,又寓含了除旧布新之意。“桃符”就是悬挂或者张贴于门首的图像,意在祈福灭祸。这句诗在结构上与首句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E.同样是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来诗表达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王诗通过对元日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乐观自信的心态和喜悦的心情。
【小题2】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焉 叹:感慨B.夫以近 夷:平坦
C.无物以之 相:帮助D.又以夫古书之不存 悲:悲伤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可以无悔矣
【小题3】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