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莎衣
(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睛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
③直饶:犹纵使,即使。④紫绶金章:绶,系印环的丝带。金章,金质的官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软绿柔蓝”是写出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软”“柔”点明质地轻柔。
B.“倚船吟钓正相宜”,作者认为在船上,一边吟诗一边钓鱼,这是最合适的搭配,塑造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渔翁形象。
C.颔联中“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卧”和“披”写的是渔人披着蓑衣卧在船上。
D.颔联出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对句从嗅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美景图。
E. 颈联写渔人赏景饮酒,洒脱豪放,渔舍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
【小题2】尾句“未肯轻轻博换伊”的“伊”指的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诗句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7-02 12:23: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默先生传
宋 王向
公议先生刚直任气,好议论,取当世是非辨明。游梁、宋间,不得意。去居颍,其徒从者百人。居三年,与其徒谋,又去颍。弟子任意对曰:“先生无复念去也,弟子从先生久矣,亦各厌行役先生舍颍为居庐,少有生计。主人公贤,遇先生不浅薄,今又去之,弟子未见先生止处也。先生岂薄颍邪?”
公议先生曰:“来,吾语尔!吾行年三十,立节循名,被服①先王,究穷《六经》。顽钝晚成,所得无几。校其所见,未为完人。岂敢自忘,冀用于世?予所厌苦,正谓不容。予行世间,波混流同。予誉不至,予毁日隆。《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主人明恕,故未见疑。谗一日效,我终颠危。智者利身,远害全德,不如亟行,以适异国。”
语已,任意对曰:“先生无言也。意辈弟子尝窃论先生乐取怨憎,为人所难,不知不乐也。今定不乐,先生知所以取之乎?先生聪明才能,过人远甚,而刺口论世事,立是立非,其间不容毫发。又以公议名,此人之怨府也。先生忧之是也,其去未是。意有三事为先生计,先生幸听意,不必行;不听,先生虽去绝海,未见先生安也。”
公议先生强舌不语,下视任意,目不转移时,卒问任意,对曰:“人之肺肝,安得可视。闻善于彼,阳誉阴非,反背复憎,诋笑纵横。得其细过,声张口播,缘饰②百端,得败行破。自然是人,贱彼善我。意策之三,此为最上者也。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曰:“不能,尔试言其次者。”对曰:“捐弃骨肉,佯狂而去,令世人不复顾忌。此策之次者,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曰:“不能,尔试言其又次者。”对曰:“先生之行己③,世人所不逮也!曾未得称高世,而诋诃锋起,几不得与妄庸人伍者,良以口祸也。先生能不好议而好默,是非不及口而心存焉,何疾于不容?此策之最下者也,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喟然叹曰:“吁,吾为尔用下策也。”
任意乃大笑,顾其徒曰:“宜吾先生之病于世也。吾三策之,卒取其下者矣。”弟子阳思曰:“今日非任意,先生不可得留。”与其徒谢意,更因意请,去公议为公默先生。
(取材于《宋史》有删节)
注: 注:①被服:承受,蒙受。②缘饰;文饰。③行己:立身行事。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节循名     循:按照,依附
B.先生幸听意   幸:幸而
C.良以口祸也   良:的确
D.宜吾先生之病于世也   宜:因此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徒从者百人 卒取其下者矣
B.来,吾语尔  尔试言其次者
C.冀用于世    何疾于不容
D.不如亟行,以适异国  又以公议名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舍颖为居庐
先生在颖建筑房子居住
B.主人明恕,故未见疑
主人明察宽恕,所以没有猜疑我
C.今定不乐,先生知所以取之乎
今天平定了不高兴的心情,先生就知道原因了吧
D.是非不及口而心存焉
口不谈是非,只是心里知道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弟子从先生久矣,亦各厌行役
(2)智者利身,远害全德
【小题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议先生为人刚毅正直,喜欢议论时人时事,先后在梁、宋间游历,但始终不得意。
B.公议先生深受注重节操、循名贵实思想的影响,秉承先王教诲,深入地研究儒家经义。
C.公议先生聪明而富有才智,是非分明面又乐取人怨,常人难以至此,获得弟子们赞誉。
D.公议先生自认不是完人,对得到进用已不抱期望,其实这是他对现实有很清醒的认识
【小题6】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公议先生”改称为“公默先生”的理由。
【小题7】《论语》中有孔子关于“友”的言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以孔子的标准,你认为任意是公议先生的益友还是损友?为什么?